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种慢性肝病,越来越多的CHB患者合并有NAFLD。有研究表明CHB合并NAFLD可显著增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风险。已有较多研究调查过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NAFLD患病率,但NAFLD在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的患病率则鲜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NAFLD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这是一项横断面的调查研究,在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们总共纳入并分析了 3477例在我院肝病中心就诊的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本研究中的NAFLD是在排除显著饮酒和其他可致肝脂肪变性的诱因、病因后通过B超诊断的脂肪肝来定义的。本研究旨在调查3477例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的NAFLD患病率,然后以CHB患者是否合并NAFLD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校正年龄和性别,分析糖尿病、高血压、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抗病毒治疗时间、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t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HBV DNA水平等因素对NAFLD的影响。结果1.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477例CHB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为24.1%。2.NAFLD组与非NAFLD组的基线特征:根据CHB患者是否合并NAFLD可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与非NAFLD组相比,NAFLD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所占比例、血尿酸均高于非NAFLD组,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NAFLD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硬化所占比例则低于非NAFLD组(P<0.001)。NAFLD组的中位抗病毒治疗时间较非NAFLD组长,分别为1.4年和1.0年(P<0.001)。3.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后,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甘油三酯等均是NAFLD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分别为:6.676(5.400~8.253)、1.468(1.133~1.902)、1.513(1.314~1.742)。其中中心性肥胖可显著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390,95%CI:0.277~0.547)、肝硬化(OR:0.427,95%CI:0.340~0.538)则与NAFLD呈负相关关系。抗病毒治疗时间的OR值及95%CI为1.045(1.007~1.084),提示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NAFLD患病风险可能随之增加。4.非肝硬化组、终末期肝病模型(the Model for End-Stage Disease,MELD)评分小于10分肝硬化组、MELD评分大于等于10分肝硬化组间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存在差异,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非肝硬化进展为肝硬化、MELD评分逐渐升高,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 NAFLD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并不少见。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等代谢因素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中心性肥胖可显著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硬化与NAFLD呈负相关关系。抗病毒治疗时间的OR值1.045,提示抗病毒治疗时间可能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