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IP实验结合质谱鉴定技术成功鉴定出HSPA8、Fibronectin、HSP90AB1、HSPD1和VPS18这些宿主蛋白可以与IBV-S发生互作。co-IP结果显示HSPA8、HSP90AB1和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0800);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CARS-40-K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IP实验结合质谱鉴定技术成功鉴定出HSPA8、Fibronectin、HSP90AB1、HSPD1和VPS18这些宿主蛋白可以与IBV-S发生互作。co-IP结果显示HSPA8、HSP90AB1和HSPD1这三种蛋白可以与M41-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发生互作。结合银染结果,我们挑选HSPA8进行进一步验证。HSPA8表达量测定表明,HSPA8在肾脏中表达水平较高。流式测定表明HSPA8可以存于CEK、Vero和293T细胞的表面。激光共聚焦实验发现HSPA8 与 M41-RBD存在共定位现象。Gst-pull-down实验表明HSPA8 与M41-RBD的互作属于直接互作。进一步研究发现HSPA8可以与不同IBV毒株(QX、H120和Beaudette株)S1蛋白发生互作,而且人源和猪源的HSPA8均可以与M41-RBD发生互作。以上的实验结果提示宿主HSPA8有可能在不同IBV毒株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病毒感染性抑制实验表明,利用HSPA8重组蛋白处理IBV或者利用HSPA8抗体封闭宿主细胞可以抑制病毒对于宿主细胞的感染,然而,IBV在HSPA8过表达细胞系中不能连续传代,结果表明HSPA8并不是IBV的功能性受体,可能只是IBV的一种黏附分子。为了进一步探究HSPA8对于IBV增殖的影响,我们进行了 HSPA8过表达和RNA干扰实验来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HSPA8可以抑制IBV-Beaudette株在Vero细胞中的复制。敲低HSPA8可以促进Beaudette株在Vero细胞上的复制。以上的结果表明也表明H SPA8不是IB V的功能性受体,在IBV进入细胞后,HSPA8可能发挥另外的功能。随后我们对HSP90AB1对于IBV-B eaudette复制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过表达结果显示,过表达HSP90AB1会抑制IBV-Beaudette在Vero细胞上的复制,敲低HSP90AB1 会促进IBV-Beaudette在H1299细胞上的复制。以上结果表明HSP90AB1是一个潜在的抗病毒因子。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成功鉴定出HSPA8、HSP90AB1和HSPD1这三个蛋白是IBV S1的互作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HSPA8是IBV的黏附分子。HSP90AB1在胞内是一个潜在抗病毒感染的宿主因子。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IBV的功能性受体,寻找合适的细胞培养体系,理解IBV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炎症疾病,导致产奶量和乳品质的降低,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饲养环境管理不当、病原微生物侵袭和奶牛自身等都可能是其致病因素。Nrf2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可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s,ARE)结合,激活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在调控机体氧化还原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与乳腺炎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脂多糖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引起经济性反刍动物发生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重要寄生虫之一,寄生于皱胃以及肠道前端,可导致羊、牛等贫血、虚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驱虫药是捻转血矛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之一,但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新型防控措施的研发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已有研究证明益生菌能够有效控制病原体感染,特别是活益生菌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的组成,减少病原体的定植。然
骨骼肌的生成是一个级联的发育过程,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和生肌调节因子家族(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MSTN是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因子,MRFs家族的Myf5和MyoG分别参与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MSTN、Myf5和MyoG基因的表达模式有助于了解家鸽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
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是引起人类和动物呼吸道病症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并以其广泛的宿主范围、较快的传播速度和季节性流行的特点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细胞不仅是IAV的宿主,更是对抗IAV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深入研究宿主细胞与IAV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发掘宿主细胞内具有抗IAV感染功能的限制性因子(Restrictive facto
为了评价蚕种批均匀程度,本研究对浙江省6家蚕种生产单位的50批蚕种进行了不同类型(笼样、常规和混匀)和不同分层(样区、样点和重复)的抽样,获得12597个克卵粒数观察值,并对此进行了有关散卵蚕种的均匀性及家蚕微粒子虫的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产单位间克卵粒数平均值相差17 7.81粒,不同蚕品种间的克卵粒数平均值相差202.39粒,这种差异可能与品种特性、生产期别、冷藏浸酸或越年消浴蚕
豆渣为豆制品加工副产物,产量巨大,但大多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再利用,本研究拟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作为混合菌种来发酵豆渣,以粗纤维降解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来优化发酵过程,最终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基质比例(豆渣:麦麸=4:1)、最适发酵温度为35.5℃、发酵基质水份含量为65%、菌种比例(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4:1)。最优发酵工艺下粗纤维降解率达到了 45.21%,同时发酵后相比于发
本研究以鹧鸪为对象,探索了利用分子手段进行性别鉴定的方法;利用九种非线性模型对鹧鸪的生长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确定适合鹧鸪的生长曲线模型;以MSTN基因作为影响鹧鸪生长和肌纤维发育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揭示了该基因在鹧鸪组织中的表达特点,采取组织学切片技术分析鹧鸪肌纤维发育特征,并分析鹧鸪MSTN基因表达水平与胸肌肌纤维发育及体重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鹧鸪性别分子鉴定本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是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重要疫病之一。目前口蹄疫的防控主要通过灭活疫苗来进行,但考虑到灭活疫苗在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研制安全有效的亚单位疫苗是很有必要的。口蹄疫的结构蛋白中最主要的是VP1/VP2,这两个蛋白的结构中有可以引起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免疫后能够产生中和抗体,因此,VP1/VP2是亚单位疫苗方向
仔猪早期断奶是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早期断奶应激导致仔猪消化道受损,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最终影响经济效应。本研究通过优化三丁酸甘油酯与不同精油的配伍,探究优选的三丁酸甘油酯与牛至油或水杨酸甲酯配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代谢组的影响,形成三丁酸甘油酯与精油配伍抗生素替代物,为畜禽生产中的抗生素替代物开发提供新思路。1.三丁酸甘油酯与精油配伍组合抑菌方法的优化建立及最佳配
本研究以肥育期猪为研究对象,在能量水平一致条件下,利用新饲料资源荞麦,并调整日粮蛋白水平、调节纤维水平,和添加荞麦中主要活性物质芦丁的方式,来探究不同蛋白和纤维水平荞麦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胆固醇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蛋白和纤维水平对各指标的影响是否具有互作效应。为获得可以提高肥育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调节胆固醇代谢的荞麦日粮提供参考依据。选择体重相近(114.92±3.8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