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延东作为我国第四任女副总理,曾于1991年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历时12年,2002年直到2007年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在前后十七年的统战生涯中她殚精竭虑,为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组织党外人士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参与组织了200多次民主协商会议,还九次进藏调研,结交了一大批不同界别,肝胆相照的挚友和诤友。本文主要对刘延东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背景、主要内容、工作成效及启示进行了非常细致地梳理和较为全面的探讨。本文首先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统战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梳理了刘延东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刘延东的从政经历以及国际和国内背景系统分析了刘延东统战工作的现实基础,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刘延东统战工作内容,实践方面包括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明确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确定非公有制经济的使命;强调民族与宗教工作中的四个“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与选拔。最后概括刘延东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成效和实践成效,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阐述了刘延东统战工作的启示,发扬和谐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继承民本思想,宣传人文关怀。刘延东在长期的统战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国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作为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同时,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双反过来指导统战工作的推进,刘延东就是党的统战政策的实践者,她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刘延东在统一战线的岗位上工作了十七年,这十七年间对统一战线的贡献不容忽视,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