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无水矿物水含量的非偏振红外光谱测定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内部的水除了以分子水等形式存在于熔体、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等载体中,还以结构水的形式赋存在名义上无水矿物中。名义上无水矿物,是指那些理想化学式中不含氢但其晶体结构中含有微量缺陷形式氢的矿物。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氢主要通过电荷平衡替代或占据晶体间隙,以OH-、H2O、H2、NH4+等结构水的形式赋存于矿物晶体结构中。常见的名义上无水矿物包括石英、长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橄榄石、石榴石等,一直以来都深受矿物学家和高温高压实验学家的青睐。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含量很少,通常为数ppm到数千ppm,但却对地幔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另外,由于深部地幔主要是由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以及他们的高压相变矿物等名义上无水矿物组成,因此,名义上无水矿物成为地球内部非常重要的水储库。水的存在对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矿物和熔体中的水可以提高离子扩散速率、降低矿物熔点、促进部分熔融,还可以增强电导率、降低地震波速、改变流变强度,影响矿物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另外,水对板块运动以及全球水循环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对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储存、地球内部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地质过程、地球内部演化和地球内部和外部的水循环等的影响,与其在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赋存形式和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对名义上无水矿物中水含量的准确测定是了解地球内部很多物理化学性质和效应的重要前提。近些年来,随着测量仪器的日益精密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获得了重大发展。目前国际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测定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含量,比较常用的分析测定方法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弹性反冲探测(ERDA)分析、核磁共振(NMR)等。其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具有经济、简便、灵敏、无损、微区、有效区分氢污染、高分析精度等优点,使其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在校正系数可靠的前提下,采用偏振红外光谱测定名义上无水矿物中水含量的方法越来越精确。但很多情况下,受样品数量、大小以及时间成本等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往往采用非偏振红外光谱分析来测定非定向性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含量。无论从理论推导层面还是实验评估层面来看,非偏振红外光谱分析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准确度都没有经过实验验证。本文对实验生长的宝石级含水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单晶的水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进行了仔细评估。我们对样品分别进行了偏振和非偏振红外光谱测定,通过获得的两种光谱进行水含量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对矿物晶体的单次非偏振测定都不足以得出精准的水含量,而且其相对误差可能高达约80%。Paterson(1982)的分析方法是基于线性吸光度强度理论的,其单次分析及多颗粒平均分析结果往往都低估了晶体真实水含量,最高可能低估了~6倍。另外一种非偏振校正方法是通过计算多个非定向颗粒的平均积分吸光度来计算水含量的,结果显示,2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得出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范围多在±25%以内,10个任意方向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得出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范围则更小,通常在±10%以内。因此,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任意方位颗粒可供分析,应用后一种计算方法定量化名义上无水矿物中水含量可能会更精准一些。然而,这些相对误差是非系统性的,在实际测定过程中,高估或低估了矿物水含量都是有可能的。这些结果为定量化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含量及记录其对母岩的物理性质的定量化影响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形态学和生理学上,疫霉菌类似于高等丝状真菌,但在进化上归于包含硅藻属和褐藻属等
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基础,随着配电网智能化的逐步深化发展,对配电线路故障后恢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故障后的线路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对提高供电可
风电机组长期在变风载、大温差等恶劣、变化的工况下工作,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机组停机,极大影响了其使用寿命。齿轮箱作为风电机组传动链的重要部件,虽然其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于其吸收系数高、缺陷密度低、带隙可调控等独特的光电特性,引起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在这十一年间能量转换效率已从3.81%提高到
细菌和病毒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两类微生物,具有极高的丰度和极丰富的多样性,在全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海洋环境中,浮游细菌和病毒的群落结
产酶溶杆菌OH11(Lysobacter enzymogenes OH11)是本实验室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重要生防细菌,其能产生多种胞外酶和次生抗菌代谢产物,对多种植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寻找可持续能源。另一方面,无线传感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传感节点又提出了自供电的要求。为了同时满足能源可持续和系统自供
碱金属离子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地位。其中,锂离子电池(LIB)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而接下来有望在柔性
土壤盐渍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研究盐碱环境如何影响农作物生长及耐受机制,对于利用和改造盐碱地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小麦作为世界的
微波介质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医疗和家电等行业的各种设备中,复介电参数是各种微波应用中最主要的选材依据之一,又因为许多设备、器件和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在温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