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出血(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脑血管病,在全球每年累及超过一百万人,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少[1-5]。脑出血后的转归取决于原发性损害(如机械损伤、血肿扩大和脑疝等)和继发性损害(如细胞调亡、炎症、坏死和红细胞裂解以及脑水肿形成[6]。近年来,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证实,红细胞裂解产物(特别是铁)具有毒性,可能是脑出血后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脑出血后大约24小时红细胞开始分解,持续许多天,分解产生的血红蛋白具有细胞毒性。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血红素、铁都具有细胞毒性,通过产生自由基和氧化应激损害引起神经元的死亡[6-11]。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脑组织铁相关蛋白的变化,对血清铁相关蛋白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而且脑出血患者因出血后脑组织铁含量急剧增加,使继发性损伤加重,导致患者脑水肿加重,意识障碍时间延长,出现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亦是脑出血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其成为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其抗生素的准确使用受到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研究目的:1、研究脑出血后血清铁相关蛋白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筛选脑出血预后及严重程度的指标。2、揭示我院NICU现有肺部感染细菌谱的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而提高NICU病房肺部感染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方法:1、前瞻性纳入2013年05月~2014年08月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病人。符合入选标准共102例,因2例参与者失访,共收集100例参与者。按随访3个月后患者预后情况分组为预后较好组(n=41)及预后较差组(n=59)。同时收集75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正常患者指排除脑出血,同时符合本试验排除标准者。为同时期在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膜瘤及神经鞘瘤的参与者。观察记录入院时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病史、吸烟病史、饮酒史、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影像学数据(出血部位、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量),实验室数据(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糖、纤维蛋白原)。并计算gcs、nihss、ich评分,检测发病第1天、第3天、第7天时、14天、21天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铜蓝蛋白浓度。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之间的比例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测试。连续变量表示为平均值(sd)或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并进行t或mann-whitney检验。各时间点(1、3、7、14、21天)生物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用非参数检验评估。2、回顾性观察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nicu的234例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按其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158例(试验组)、非肺部感染组76例(对照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入院gcs评分、出血量、吸烟、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nicu时间、治疗方式等。并对肺部感染组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多重感染、耐药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1、2013年5月-2014年8月共100例脑出血参与者纳入研究;90天随访时预后不佳参与者(mrs≥3):59例,占59%;共14例参与者死亡,占14%。预后不佳组入院时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较预后较佳组降低(p<0.05),而血清铁蛋白在预后不佳组升高明显(p<0.05)。在并发症方面,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较高(94.9%vs.75.6%),但预后不佳组感染率仍比预后佳组增高(p=0.012)。同时89例肺部感染组入院时血清铁较11例无肺部感染组降低(p<0.05,而血清铁蛋白在肺部感染组升高明显(p>0.05)。2、预后不佳、预后佳与对照组比较:预后不佳组、预后佳组在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预后不佳组、预后佳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蛋白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预后不佳组、预后佳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铜蓝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预后不佳组与预后佳组相同时相点比较,除血清铁浓度在第3天、第14天有差异外(p<0.05或p<0.01),余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破入脑室、未破入脑室与对照组比较:破入脑室组、未破入脑室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破入脑室组、未破入脑室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蛋白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破入脑室组、未破入脑室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铜蓝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破入脑室组、未破入脑室组相同时相点比较除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在第14天有差异外(p<0.05或p<0.01),余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4、出血量≥30ml组、出血量<30ml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量≥30ml组、出血量<30ml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出血量≥30ml组、出血量<30ml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蛋白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出血量≥30ml组、出血量<30ml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铜蓝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出血量≥30ml组、出血量<30ml组相同时相点比较除血清铁浓度在第3天、7天、21天,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在第1天、3天、7天有差异外(p<0.05或p<0.01),余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5、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铁蛋白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1天、3天、7天、14天、21天血清铜蓝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治疗组、保守治疗组相同时相点比较除血清铁浓度在第1天、3天、21天,血清铁蛋白浓度14天,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在第1天、3天、7天、14天有差异外(p<0.05或p<0.01),余均未见有统计6、234例脑出血患者中,15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7.5%,76例患者没有发生肺部感染。7、多重感染者为61例,占感染的38.6%;合并2种病原菌感染的患者者为26例,占感染的16.5%,合并3种病原菌感染者19例,占感染的12.0%;大于3种病原菌感染者16例,占感染的10.1%。8、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组预后较未合并肺部感染组差(p<0.05)。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组较无肺部感染组在年龄、吸烟率方面明显升高(p<0.05)。肺部感染组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nicu住院时间均较无肺部感染组明显延长(p<0.05)。9、在158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标本中,分离出21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93株,占病原菌的88.2%;革兰阳性菌13株,占病原菌的5.9%;真菌13株,占5.9%。10、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完全敏感。真菌对伏立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均无耐药性。结论:1、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入院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而且脑出血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入院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与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相关。脑出血后第1、3、7、14、21天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血清铁蛋白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铜蓝蛋白浓度不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可作为脑出血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2、肺部感染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多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菌株多见,因此,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腕踝针对痛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门诊中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痛经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
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效果.方法 在我院急诊科室选取5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采用信封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即
目的 探讨双切口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
对于地产全传播来说,活动的目的与一般公关传播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一是使传播话题具备更好的由头,进而更丰富,这一点上,活动是作为传播话题的“配角”而存在的;二是承担与传播话题相并列的信息载体任务,即以活动为载体直接将信息传播给受众,这一点上,活动是作为与话题同等地位,互相作用的。然而,目的虽相近,但方法却相异。从活动传播和传播活动兩个层面来说,在全传播整个链条上地产公关具有着特有的操作方法。    活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治疗的心包积液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
[研究背景]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eumoniae)为革兰阴性菌,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人类呼吸道和肠道的常居菌,常导致呼吸道、泌尿道、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 131I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其情绪的变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对进行 131I治疗的100名分化
目的 从SOD、MDA及GSH的角度探讨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肝氧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D-半乳糖建立肝氧化损伤模型,用SOD、MDA及GSH试剂盒分别测量SOD、MDA及GSH的
目的 本文分析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在2018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25例患者,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