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掺杂单壁氮化硼纳米管阵列储氢的理论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氮化硼纳米管的结构和储氢研究的进展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碱金属掺杂方案,并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罗方法对碱金属掺杂单壁氮化硼纳米管阵列(Alkali-doped SWBNNTA-Single-walled Boron Nitride Nanotube Array)的储氢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得到了一些新的有意义的结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主要内容如下:  一、回顾和总结氮化硼纳米管储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对氮化硼纳米管储氢的理论机制、研究方法和储氢效果等业已达成的基本共识进行了概括。  二、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常温、中等压强下Alkali-doped SWBNNTA的物理吸附储氢,利用氢分子数密度和重量百分比储氢量分别讨论了不同的碱金属掺杂方案对SWBNNTA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揭示了碱金属原子的掺杂位置对SWBNNTA的物理吸附储氢有显著的影响,以及Alkali-doped SWBNNTA的储氢性能明显地优于未掺杂的SWBNNTA。  三、通过考察管径和管间距对Alkali-doped SWBNNTA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揭示了合理控制SWBNNTA的结构与尺寸,并采用最佳的掺杂方案,可使Alkali-doped SWBNNTA在常温、中等压强下的物理吸附储氢量达到和超过美国能源部提出的2015年研究目标。  四、通过分析掺杂前后SWBNNTA管、内外势场分布的变化,从理论上解释了碱金属掺杂能够有效提高SWBNNTA物理吸附储氢量的原因。  五、通过比较不同的碱金属原子的掺杂效果,给出了碱金属掺杂的选择定则,为Alkali-doped SWBNNTA储氢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对本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设想。
其他文献
由于电厂锅炉里的火焰中心及梯度不明显,在传统的视频监测中,人眼很难辨别出火焰梯度的分布,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通过火焰图像的伪彩显示我们就能够更加明显直观的看出火焰中心
相控阵天线以其具有的高增益和波束扫描的特性被广泛运用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当中,传统的微带天线相控阵由于受到单元波束宽度及其单元间互耦的影响,主平面的扫描范围一般在
近年来随着相关理论和数值算法的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成为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重要计算手段。ZnO是继GaN之后又一具有优良物理性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部分。在完成信息处理功能方面,量子信息科学已经充分显示了经典信息科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本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性质,研究了金属亚波长狭缝中光的传输特性,并进一步探索实现光学器件集成的可行性。首先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波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状况,主要介
在最近的几年里,很多工作围绕着量子信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展开,这就是保真度,而且保真度跟估计理论中的FI信息有内在的联系。之前很多的工作都是应用保真度的方法来刻画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