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横向之间竞争的角度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的过程。基本思路是这样的:由于各级政府广泛存在的财政分权制度,导致了逐利性政府的形成,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地方政府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现阶段,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竞争。在制度创新上领先的政府会获得新制度的“垄断租金”和额外收益。因而,在最大化自己收益的促使和政府竞争的压迫下,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进行制度创新的偏好。事实上,政府为满足制度创新这一相同偏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这形成了不同政府辖区内会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不同的创新方式之间又存在着“先进的相对性”。通过产品市场的“传导”,相对先进的制度创新会取代落后的制度创新,成为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认为这个区域内的经济模式完成了一次转轨。为了更清楚的解释这个过程,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模型,通过推演得到了用来解释问题的一些定理和推论。
苏南地区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意义上,本文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解释。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集体经济是苏南经济腾飞的决定力量;而从90年代中后期到目前,外资成为促进苏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从经验论据和实证论据两个方面论证了苏南模式的转轨,即从集体主导到外资主导;然后又根据推导出的定理和推论,以苏南地区昆山和江阴两个地方政府为例,对苏南模式转轨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解释,同时指出苏南地区正在经历又一次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