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现在与未来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着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就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象征。目前由于高校一直采用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和办法,使得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教师工作绩效不高,机会主义和消极怠工现象较为普遍。因此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是改变现有的低效率现象,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破除教师职务终身制,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岗位聘任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是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根据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高校教师的高人力资本特征决定了岗位聘任制是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机制安排。岗位设置是实行岗位聘任制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根据学校所承担的任务、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教师的编制和各级教师职务的比例,形成合理的职务结构,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科学的教师岗位职责:岗位聘任是实施教师职务岗位聘任制的关键环节。要严格聘任程序与方式,选择最合适的人员到岗。对聘任人员实行契约化管理。坚持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相统一,以岗位需求为聘任的依据,按照岗位进行聘任管理。实施终身制与任期制相结合,对部分成绩突出的教授实行终身制,对大部分教师实行任期制,实行“非升即走”机制。注重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激励机制是实施岗位聘任制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并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教师进行人本管理,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以及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和教师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社会方面的配套改革是保障岗位聘任制实施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目前,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中,高校教师的岗位聘任制问题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为本人提出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县总工会原党组书记、主席杨绍鹏,在其弟阻扰施工毁损未干的水泥路面被公安机关带走讯问后,向相关人员打招呼,请托说情,干预司法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按程序免去其党内外职务,依法罢免其县人大代表职务。杨绍鹏忏悔道:“我作为一名县级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对亲属严加管教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干预司法活动的严重性,也没有深层次思考问题的
期刊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由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决定,强资本弱劳工必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常态,但在战后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由于劳工的觉醒与抗争、政治的民主化,工业化国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