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中胸阻抗信号的自动监测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肺复苏是目前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唯一有效途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试图恢复人体自主循环的重要技术,通过对胸外按压的监测分析,实时反馈给救援者为心肺复苏过程提供参考,能够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已有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的快慢、深度均能反映在胸阻抗信号波形中,并且可准确地估算出瞬时的按压频率。通过对胸阻抗信号的检测分析,指导胸外按压具有可实施性和积极的参考意义,可增加心肺复苏操作的成功率。本文针对心肺复苏中胸阻抗信号的波形特点,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两种胸阻抗信号自动识别算法,旨在实现理想的分类效果并完成心肺复苏的质量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针对常用的信号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胸阻抗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小波阈值和形态学的胸阻抗信号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胸阻抗信号分别进行开和闭组合运算再叠加平均得到基线漂移信号,再从原信号中减去获得的基线漂移信号,最后再通过小波软阈值滤波器,进而得到滤除了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的胸阻抗信号。②针对已有胸阻抗信号波形定位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多分辨率窗口搜索法的波形标记算法。方法采用不同的分辨率处理同一信号,能够寻找到不同分辨率下的局部最优值,然后通过梳理他们得到更加精确的最优值。③提出了基于模式识别的胸阻抗自动检测算法,通过基于小波与形态学的滤波方法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再由多分辨率窗口搜索法完成潜在按压和通气波形的定位,在提取高度H和加权宽度Ln作为特征后,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对定位的按压和通气波形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达到了较好的分类识别效果,且计算简单,处理速度快。④提出了采用基于密度加权和偏好信息的K均值聚类的胸阻抗信号自动检测算法,方法将信号经过基于小波与形态学的滤波方法处理后,通过多分辨率窗口搜索法完成波形的标记;接着,提取了除高度H和宽度L外的,更具有特异性、鲁棒性更强的相邻波形特征差以及小波系数能量与幅值比系数作为特征;最后采用基于密度加权与偏好信息的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标记的波形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正确率和敏感度均较高,鲁棒性好,且满足实时性要求。本文研究为实现心肺复苏中胸阻抗信号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新颖的理论和方法依据,为心肺复苏领域的胸外按压质量评估和院外心肺复苏监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频处理技术被逐步运用到交通检测中。通过单个或多个摄像头采集道路车辆的通行状况,加以基于图像的分析处理,来检测与识别车辆,获取车型、车速
本文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所需研制的“清场车GPS定位信息传输系统”为背景,对基于GPS的定位信息传输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清场车GPS定位信息传输系统
在信息化制造业中,数据采集和信息监视通常在生产管理层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与企业经营决策层和现场控制层的接口,实现企业上层的商务软件与现场数据的集成。在西方发达
航空自组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网方式,是未来军民航空通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组网路由技术为数据的传输建立路径和提供路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网络的性能。由于航
近年来,基于嵌入式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且融合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流媒体技术,己成为监控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嵌入式网络数字视
组合导航系统是提高导航系统性能价格比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联邦滤波理论由于可以灵活地设计出精度最优或容错能力最强的组合导航系统,已受到导航界的高度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SAR图像在成像的过程中,由于其散射回波的相干作用导致了SAR图像中存在相干斑噪
运动多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在工业应用、导航特别是武器制导等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从算法和实验的角度,对多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及其实时处理方法进行了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通信网络带宽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使网络能够提供更多的多媒体业务,也使得支持“点到多点”或“多点到多点”的组播通信方式成为网络支持多媒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