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改革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有感于我国高校发生的折射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弊端的典型案例,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形势,明确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总体上遵循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的研究路径,主要围绕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理论解析——现实分析一一未来预见三个内容而展开。 第一章绪论。主要通过案例思考、研究背景的分析和以往相关研究述评,引出和逐步界定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设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理论解析。紧扣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关键词“博士生指导教师”,解析并拓展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内涵。在诠释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涵义和属性、角色定位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解析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资格、考核与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主要构成。 第三章现实分析。以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为基线,从三个阶段述评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改革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 第四章未来趋势和建议。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新探索和新实践继续遵循‘‘淡化层次、强化责任”的基本思路,不断转变观念、大力加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尤其是教授队伍建设。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体制和培养制度的改革,不单独或专门针对博士生指导教师进行资格甄别和遴选;通过完善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确定指导关系,在严格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动态监控中加强对导师责任的激励和监督。我国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也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特殊制度,而将内化为博士生教育的内在规范,是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本文从学前儿童发展的一般性特点出发,结合学前儿童的游戏本能、动作发展特点等,针对3-6岁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本能与特征。立足于对当前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与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也就是说,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熟悉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进而也为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组织为学生的发展做好保障
学位
在当今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把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放到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通过学生评价才能体现
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研究法,应用部分选材指标对兰州市女子足球队运动员的体质进行了深入研
注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加工活动,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视觉搜索和觉察活动中,良好的注意指向有助于认知活动的进行,这就是在注意研究中所说的注意的提示效应。已有的对
现代远程教育在社会的大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使中西部地
文章主要采用历史法与哲学思辨法,通过对生存的分析以及对生存与教育之间关系进行的论证,认为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存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人类更好地生存的一种工具,根本目的
目的:对2004年被《征兵心理检测系统》淘汰的人员进行追踪性回访,目的是了解他们一般工作、生活状况,对他们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检验《征兵心理检测系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