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有感于我国高校发生的折射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弊端的典型案例,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形势,明确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总体上遵循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的研究路径,主要围绕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理论解析——现实分析一一未来预见三个内容而展开。
第一章绪论。主要通过案例思考、研究背景的分析和以往相关研究述评,引出和逐步界定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设计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理论解析。紧扣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关键词“博士生指导教师”,解析并拓展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内涵。在诠释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涵义和属性、角色定位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解析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资格、考核与激励机制、退出机制等主要构成。
第三章现实分析。以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为基线,从三个阶段述评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状况,重点分析了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改革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
第四章未来趋势和建议。我国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的新探索和新实践继续遵循‘‘淡化层次、强化责任”的基本思路,不断转变观念、大力加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尤其是教授队伍建设。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体制和培养制度的改革,不单独或专门针对博士生指导教师进行资格甄别和遴选;通过完善的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确定指导关系,在严格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动态监控中加强对导师责任的激励和监督。我国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也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特殊制度,而将内化为博士生教育的内在规范,是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