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晶粒细化既能提高材料的强度,又能提高材料塑性,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所以使其成为控制金属材料组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晶粒细化已是许多金属及合金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尤其是在铝及其合金中,但是关于晶粒细化机理的问题,目前尚不存在令人满意的理论模型。本研究通过向纯锡中直接加入TiC粒子、TiB2粒子、Cu粉、CeO2,对比分析在不同添加量下纯锡晶粒尺寸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它们对纯锡晶粒细化的机理,并将其作为一种模型金属来研究细化机理,旨在探索出各种细化剂达到细化效果的共通性问题,为细化剂的制备和细化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将TiC、TiB2以粉末状直接加入熔融的纯锡中时,对纯锡有一定程度的细化,但效果不稳定,且细化剂利用效率不高;将不同含量的TiC、TiB2、Cu粉、CeO2分别与锡粉压块后进行熔炼,对纯锡有不同程度的细化效果。对于前三种细化剂,随着加入量的增加,细化效果不断增强,当TiC的加入量为0.8%,纯锡的晶粒尺寸由135μm减小到43μm;TiB2的加入量为0.6%时,纯锡的晶粒尺寸由135μm减小到57μm;Cu粉的加入量为0.8%时,纯锡的晶粒尺寸从225μm减小到80μm。CeO2加入之后对纯锡也有细化效果,但与前三者不同的是,加入量为0.4%时,平均晶粒尺寸由225μm减小到171μm,而后随着加入量增加,晶粒尺寸不再减小。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表明,TiC、TiB2、CeO2分布于晶粒内部,几乎未在晶界处聚集。它们本身都具备高熔点、高稳定性,能稳定存在于熔体中,作为稳定的非均质形核核心,促进结晶,提高形核率。另外,TiC、CeO2与Sn晶体结构接近,有利于形核,但TiB2与Sn结构相似性不大,影响细化效果。Cu粉不但分布于基体内,在晶界也有聚集现象,对晶粒长大有阻碍作用,同时Cu微粒也作为形核核心促进形核,Cu与Sn的结构相似性和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细化。关于异质形核的机理目前有界面共格对应理论,成分过冷理论与生长抑制理论,偏析系数理论等等,综合各种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但尚未得出系统的定性定量的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