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在中医术语词典中遴选气血病机术语,在形式对等理论和术语规范化原则指导下,对比分析六部中医术语英译国际标准/词典中气血病机术语的译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医术语英译策略,并提供气血病机术语的参考译文,以期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为中医英译词典和教材的编撰提供参考,期望借此丰富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研究。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中医药学名词》病机部分的术语作为语料来源,遴选出中医气血病机术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语的词法结构对气血病机术语进行分类。同时从目前六部中医术语英译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标准/词典中找出气血病机术语的对应译文,在形式对等理论指导下,以朱建平及其团队提出的术语英译规范化原则作为考量依据,厘清术语的内涵、词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对比分析各类术语在六个版本中的英译特点,总结术语译法,探讨中医术语的英译策略,在此基础上提供参考译文。研究结果:1)气血病机术语的词法结构分类:《中医药学名词》中病机部分的气血病机术语共有77个,按照术语的词法结构分为体词性(28个)、谓词性(41个)和其他(8个)三类,其中,谓词性气血失常病机术语数量最多,达41个。在体词性和谓词性术语中,体词性结构又分为(定+中)偏正结构(23个)和联合结构(5个),谓词性结构又分为主谓结构(23个),主谓宾结构(15个)以及连动结构(3个)。2)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六部词典发现气血病机术语英译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一些术语未充分挖掘术语的实际内涵,望文生义导致误译;第二,一些术语未按照术语的同义词、近义词、术语的同级和上下层级对术语的译文进行系统翻译,翻译时选词无序或随意,导致译语表达的概念不清或混乱;第三,没有厘清术语的内在逻辑关系,仅从字面翻译而造成误译;第四,有的译本过度依赖音译法而导致译文的可读性。3)气血病机术语不同版本英译的特点:李照国教授、方廷钰教授与谢竹藩教授是国内深具影响力的中医翻译专家,魏迺杰教授是国外最具代表性的中医翻译专家,国内中医翻译家的翻译理念各有特色。李照国译本内容丰富全面,表述准确,译文多采用拉丁文词素翻译法和仿造法,借用拉丁名翻译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以期便于外国读者理解这一与西方医学不同的医学概念;方廷钰版和谢竹藩版多用释译法和增译法,以期便于外国读者对原文内涵的理解;魏迺杰版以源语为导向,重视中医哲学和文化层面的翻译,原则上强调回译性,译法上多用字对字译法翻译,提倡直译和音译法,避免用意译法;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是众多中医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协作推出的两大术语国际标准,结合了当前中医翻译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引导性。研究结论:中医术语的英译首先应在准确把握术语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对应的译文;其次,要分析术语的词法结构,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术语的结构形结构形式;同事,要根据术语的内涵理解术语间所隐含的语义逻辑关系,在译文中通过恰当的逻辑连接词翻译出这一逻辑关系。本文从术语的词法结构入手,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提出各词法结构气血病机术语的英译模板和英译方法如下:体词性(定+中)偏正结构:建议译为“定语+中心语”或“中心语+of/in+定语”的结构,如“心肺气虚”建议译为lung-heart qi deficiency,“血分热毒”建议译为heat toxin in blood phase。体词性联合结构:建议根据据内在逻辑关系译为N and N或N due to N的结构,如“津枯血燥”建议译为liquid desiccation and blood dryness,“胆虚气怯”建议译为qi timidity due to gallbladder deficiency。谓词性气血病机术语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和连动结构,翻译的重点都在于谓语动词的翻译,动此的翻译要一词一译,以保持动词翻译的对应性、系统性和回译性。谓词性主谓结构:建议译为N(主)+Ving/N(谓)或Ving/N(谓)+of/in+N(主)两种形式,如“血瘀”建议译为blood stasis,“脾气下陷”建议译为sinking of spleen qi。谓词性主谓宾结构:建议译为S+Ving+O 的形式,如“肝气犯脾”建议译为liver qi invading spleen。谓词性连动结构:建议译为N+following+N+Ving/N格式,如“血随气逆”建议译为 blood following qi counterflow。其他类气血病机术语建议译为B due to A的格式,如“悲则气消”建议译为qi disperse due to grief。同时,在已有中医术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通过对77个病机术语英译的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对应性和系统性均为中医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异化是当前和今后中医术语英译的主导策略。创新点:1)扩展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病机术语中气血病机术语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内容。2)进一步探讨了奈达形式对等翻译理论和中医术语英译规范化原则对中医术语译的指导。3)对中医术语翻译原则和策略提出新的见解:对应性和系统性均为中医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异化是当前和今后中医术语英译的主导策略。局限性:研究对象的遴选:学术界没有明确定义气血病机术语,加之中医术语本身的文学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增加了本研究分类的难度,因此本研究虽然参考了多本中医术语词典和中医教材,最后确定从相对而言更为系统和严谨的《中医药学名词》的病机部分选取气血病机术语,但术语的选取仍难以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