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氏菌FliC蛋白对鸡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宿主范围非常广泛,除造成禽类发病以外,它还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能引起人的胃肠炎和食物中毒,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FliC蛋白是肠炎沙门氏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研究FliC蛋白对鸡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将为FliC蛋白的免疫佐剂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成功扩增到了肠炎沙门氏菌fliC基因,将其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a-fliC。表达的重组蛋白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分子筛进行纯化,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定量和内毒素测定,纯化的FliC蛋白天然结构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扩增到了长度为1518 bp的fliC全长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30℃下可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与分子筛的纯化方法获得的FliC蛋白高度纯化,其内毒素的含量低于0.5 EU/ml。该方法获得的FliC蛋白能够结合293T细胞上的受体,表明纯化的FliC蛋白具有完整的天然结构和生物活性。分离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20、10、5?g/mL的FliC蛋白刺激6和12 h,提取细胞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2、IFN-γ、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FliC蛋白刺激6 h能促进鸡IL-2表达水平显著提高;Fli C蛋白刺激6 h能促进IFN-γ表达量明显增加,呈蛋白浓度依赖性,终浓度为20?g/mL,刺激6 h组,鸡IFN-γ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FliC蛋白均能促进鸡IL-8分泌,终浓度为20?g/mL的FliC蛋白刺激12 h,鸡IL-8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FliC蛋白均能促进TNF-α表达,且5?g/mL刺激12 h时TNF-α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肠炎沙门氏菌FliC蛋白刺激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肠炎沙门氏菌FliC蛋白的免疫佐剂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淮南麻鸡是安徽省境内优良的地方土鸡,肉质风味鲜美、但生长速度较慢。目前淮南麻鸡的饲养厂家大都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来提高其生长性能的,长期使用不但引起了药物残留而且
2009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第13题分值6分,省平均得分0.22分,是近几年高考中得分率最低的一个题目。事后许多教师、学生总结发现,本题波澜不惊,依然是对表达方式的考查,准确地讲,是对表达方式的直接考查。之所以出错,是因为我们对《考试说明》的精神没有吃透。事实上,近几年凡考查表达方式的题目得分都比较低,那么命题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解读,如何考查,还有哪些角度,本文作了探讨说明。  一、命题依据  几
所谓讲评课教学一般是指教师针对单元检测或综合测试而进行的一种较为系统的评析性课型。师生通过共同矫正知识理解上的偏差、探讨解题通法、寻找解题的思维规律,从而巩固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再整理、再综合和再运用。试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与能力水平,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同时还能让教师更加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查漏补缺,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教师讲评试卷的水平
本研究对牛乳铁蛋白(bLF)基因启动子区进行PCR-RFLP分析,发现牛乳铁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多态性,并分析其作为隐性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同时探讨健康奶牛与隐性乳房炎
本研究将氧氟沙星(ofloxacin,OFL)与两种载体蛋白偶联合成了两种人工抗原。用合成的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出高效价的抗OFL血清。经纯化后研制出针对氧氟沙星特异性吸附的免疫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可由实验推测和论证。实验是高考着重考查的四种能力之一,实验考查既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又是高考试题的难点,得分率一直很低。当前,为了推动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实验考查得到进一步加强,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总分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所以教师必须明确高考化学实验要求,搞好化学实验复习。  一、科学规范进行操作  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验,有些实验操作的方法会
近几年来,经MDV疫苗CVI988/Rispens疫苗免疫后仍有些鸡群显示较高的肿瘤发生率。因此,国内外学者怀疑是否出现了能突破该疫苗保护作用的致病性更强的MDV野毒株。张志等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