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宿主范围非常广泛,除造成禽类发病以外,它还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能引起人的胃肠炎和食物中毒,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FliC蛋白是肠炎沙门氏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研究FliC蛋白对鸡PBMC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将为FliC蛋白的免疫佐剂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成功扩增到了肠炎沙门氏菌fliC基因,将其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a-fliC。表达的重组蛋白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和分子筛进行纯化,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定量和内毒素测定,纯化的FliC蛋白天然结构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成功扩增到了长度为1518 bp的fliC全长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30℃下可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与分子筛的纯化方法获得的FliC蛋白高度纯化,其内毒素的含量低于0.5 EU/ml。该方法获得的FliC蛋白能够结合293T细胞上的受体,表明纯化的FliC蛋白具有完整的天然结构和生物活性。分离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终浓度为20、10、5?g/mL的FliC蛋白刺激6和12 h,提取细胞RNA并将其反转录成c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L-2、IFN-γ、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FliC蛋白刺激6 h能促进鸡IL-2表达水平显著提高;Fli C蛋白刺激6 h能促进IFN-γ表达量明显增加,呈蛋白浓度依赖性,终浓度为20?g/mL,刺激6 h组,鸡IFN-γ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FliC蛋白均能促进鸡IL-8分泌,终浓度为20?g/mL的FliC蛋白刺激12 h,鸡IL-8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FliC蛋白均能促进TNF-α表达,且5?g/mL刺激12 h时TNF-α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肠炎沙门氏菌FliC蛋白刺激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肠炎沙门氏菌FliC蛋白的免疫佐剂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