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不同平茬模式为切入点,对各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背景下柠条锦鸡儿复壮机理,为该区柠条锦鸡儿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比分析0~200cm深度土层内未平茬模式与四种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发现各平茬模式明显增加的根系游离氨基酸种类与游离氨基酸分布的根系径级不同,且10cm全面平茬模式和10cm隔行平茬模式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大量存储的游离氨基酸为柠条锦鸡儿快速复壮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通过对不同平茬模式各土层深度内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10cm全面平茬模式0~60cm垂直土壤中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种类较丰富、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增加幅度普遍高于其他模式,10cm全面平茬、10cm隔行平茬模式优于其他平茬模式。(2)采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方法对不同平茬模式柠条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发现:20cm隔行平茬和10cm隔行平茬模式的日间叶片最小荧光产量(Fo)对反应中心影响最大,经过平茬处理的最大荧光产量(Fm)基本都高于未平茬,其中,10cm隔行平茬和20cm隔行平茬这两个处理对反应中心影响最大。10cm全面平茬和10cm隔行平茬模式的最大光转化效率(PSII)最高,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角度看,10cm全面平茬和10cm隔行平茬处理在破坏逆境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恢复能力。(3)通过对5种平茬模式各径级根系总根长比对分析发现:细根总根长>粗根总根长>骨骼根总根长;10cm平茬模式下粗根和细根的总根长与其他平茬模式相比较优,20cm平茬模式骨骼根的总根长量较大。总体10cm全面平茬模式的柠条根系生长最优。(4)基于灰度关联法分析不同平茬模式对柠条锦鸡儿根系的影响因素,发现脯氨酸关联度最大,精氨酸次之,谷氨酸、甘氨酸等也对柠条锦鸡儿的生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平茬模式下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得出,平茬后柠条锦鸡儿的生长都有较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最大光转化效率(PSII)存在差异。对不同游离氨基酸种类贡献权重和不同径级总根长密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发现,10cm全面平茬模式是复壮效果较好的平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