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长记忆性的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实证分析。近年来,全球股市的波动明显加剧,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冲击,对投资者和监管者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股票市场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统计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股票市场的运行状态,这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完善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分析近年来我国股市经历的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2001年到2005年,股市低迷,证券价格持续下跌;2005年到2007年,股市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波单边上涨行情。在实证研究中,先识别出牛熊市,再基于长记忆性理论,利用精确的半参数估计法估计长记忆参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和波动性态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长记忆性理论,并指出多重分形市场理论的可能前景。在实证研究中,不同于以往的长记忆实证文献,本文将新近提出的长记忆性真伪检验加入到长记忆研究流程中,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再只估计出几个值,而是估计出所有可能的值,将其用图形显示出来,一方面是更为直观和准确,另一方面是提供了对估计方法更新认识。这些修正保证了结果的稳健性和解读的合理性。实证结果显示:沪深两市波动率在两个阶段均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对每个市场而言,熊市波动的长记忆强度大于牛市;在同一阶段,沪市波动的长记忆强度大于深市,且差异在牛市阶段更为明显。本文对结果进行了经济学阐释并说明了它们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