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整个欧亚大陆保存较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理想之地。2011年和2012年的7、8和9月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根据不同森林类型和土壤类型,采用“之”字形多点采样法,在海拔700~2600m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297份。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真菌菌株1864株。经形态鉴定出真菌21属72种,包括子囊菌2属2种,接合菌4属5种,无性型真菌15属65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种2个,即柱孢弯颈霉(T. cylindrosporum)和地生弯颈霉(T. geodes)。本论文对每种真菌都作了形态描述,并附有显微形态图。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真菌种群的多样性及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海拔1700-1900米的范围内,尤其是在1800米处,土壤真菌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海拔2300-2500米的范围内,存在嗜冷真菌。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和弯颈霉属是分布在各个海拔高度土壤中的优势真菌。青霉属在海拔1700-2400米都适宜生长;而曲霉却恰恰相反;木霉属在海拔2100米处也适宜生长;弯颈霉属的分离频率在海拔2500米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逐渐增长;而拟青霉属只发生于2000米以下的海拔内。蒙大拿青霉、绳状青霉、聚多曲霉、蕈青霉、深绿木霉、宛式拟青霉和塔宾曲霉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真菌的优势菌种。经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长白山北坡土壤真菌的种群数量和物种丰富度排列顺序均为7月>8月>9月;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为9月>8月>7月。其中青霉属的分离频率均为7月>8月>9月,而曲霉属和弯颈霉的分离频率为9月>8月>7月;木霉属和拟青霉属没有明显的规律。本文基于ITS-rDNA测序技术鉴定了分离出来的弯颈霉属的三个种,即雪白弯颈霉、柱孢弯颈霉和地生弯颈霉。本文除了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真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之外,还对分离出的木霉真菌作了耐药性的初步探究,运用含药平板培养的方法对供试菌株进行了耐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筛选。其中多菌灵为较理想混配的化学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