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相关论文
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也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本文尝试思考的是......
以东方的唯识学与西方的现象学为例,从思想背景、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两种思想的相通之处,进而在一定程......
《都灵之马》作为贝拉·塔尔导演的最后一部长片作品,除了捧回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也因其高水准的艺术含量而成为世界......
自我理论成了近代以来主体性哲学致思的魅点。胡塞尔迷魅自我理论,在先验现象学体系中建构了“先验自我”理论模式。但先验自我理论......
马丁·海德格尔作于1922年、迟至1989年才面世的“那托普报告”对于理解这位思想家的前期哲学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他在其中端出了......
海德格尔诉诸于无聊与畏这两种处身情绪来开辟通往无的道路,但又区分出了无聊的三种形式与畏的两种形式,这便使得无聊、畏与无的关联......
人们通常要么认为海德格尔是反对现代性的,要么认为海德格尔反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并试图开启思想的第二次开端。而施特劳斯认为,海德......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转向不同于胡塞尔的意识哲学立场,但又接续其“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原则,意味着海德格尔以现象学原则......
重返巴赞就是要从当下出发重新构造电影和现实的关系。巴赞为电影理论引入了“现实”概念,也引入了作品和现实之间的复杂结构。若要......
康德的实践哲学围绕着纯粹理性、自律、法则与责任概念展开。然而,对他而言,诸如人道与自我维持的概念同样有巨大意义。按照康德的构......
中西方哲学及语言学史上关于存在的本体论研究各具特色,存在范畴的典型用语在中西方语言上也各有不同,在汉语中“有”充任存在论意义......
“实践”一词贯穿西方哲学发展史,实践在黑格尔那里首次被纳入到认识论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带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强调通过实......
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都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两者在存在哲学、语言哲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在......
本文以王维《辋川集》的五言绝句、松尾芭蕉的俳句以及海德格尔晚年诗作作为分析对象,在结合禅宗核心思想、松尾芭蕉风雅之寂以及海......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是真的一个低级阶段,在于绝对精神以感性显现的方式把握自身,艺术作品中的“物因素”一定会被精神所扬弃,这......
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必须回到人的生存根基上去。而人为了自我持存就必然会出现肉体和精神的分裂乃至对抗,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就是从这种......
罗兰·巴尔特将他的《明室》称作一种“摄影的现象学”,但称自己的现象学是无拘无束的。从巴尔特对海德格尔的引用、在《恋人絮语》......
布尔迪厄对海德格尔从早先的迷恋到后来的批判,伴随着其学术上的羽翼渐丰。他们早年有着相似的寄宿学校经历,但各自对寄宿学校有着完......
本文认为艺术本源的问题是回答"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对艺术本源的追问集中在历史的追问、审美的追问和本体的追问三个方面。以海......
海德格尔对莱布尼茨根据律的存在论阐释在其早期到后期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其线索。在其早期《<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
施特劳斯堪称20世纪西方“影响最大和最富争议的”政治哲学史家,作为政治哲人的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尤在于伴随其学术生涯始终......
“技术”和“时间”是当代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关注的主题。斯蒂格勒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经典现象学的时间观,以......
“自身世界”是海德格尔早期讲课中所使用的一个核心术语,但在《存在与时间》中,他再也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为了解答这一疑惑,本文试......
皮克斯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将人的存在这一深刻的哲学命题寓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以其独到的想象力和幽默的风格展现了乔伊·高纳......
艺术界有一场有名的辩论,辩论双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与艺术史家夏皮罗,辩论的主题是凡·高的一幅画作中靴子的归属。后者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由此引发了哲学家们对科学技术的深思。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技术......
“物是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的主导问题,海德格尔试图通过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来把握“物之为物,究竟是什么”。通过分析梵高的......
国内学者对“海德格尔与夏皮罗之争”的探讨多从方法论入手,站在各自学科的立场进行衡量和判定,但宏观的解读并不利于阐明二者的分歧......
哲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哲学的应有之义。作为改造世界的直接工具,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身处的时代。因此,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技术相关的问题日益显现。针对技术异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后果,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作出了严厉的批判......
海德格尔挖掘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现象学要素,借助亚里士多德文本的分析阐发现象学分析方式在揭示概念意蕴方面的原生性特质。海德......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方向标。但是,物质化的经济追求也封闭了人们通......
哈贝马斯实践政治哲学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哈贝马斯早期经历所产生的对于理性的反思与民......
海德格尔将尼采解读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但如果遵循尼采《论道德的谱系》中批判基督教道德起源的线索,从他的视角审视海德格......
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对于自然的规定也发生了一次“转折”(Kehre)。在其早期思想中,自然被规定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这与康德哲......
中国哲学/美学原创力的不足引发了对其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的质疑是一种能指大于所指的游戏,以西方哲学近代性的......
《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在思想上进行了多种突破尝试,其中“大地”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个概念从根本上拓展了海德格......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
海德格尔的存在根据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问题本身,即存在根据问题;二是对该问题的解答,即海德格尔为解答该问题所提出的理论,走......
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批判并未真正深入到此在的本真性与自主性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他只是突出了此在作为常人操劳在世的维......
"二战"后的日本弥漫着"何去何从"的虚无氛围。面对此历史现实的京都学派哲学家西谷启治,以自身的虚无情境出发检视源自欧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