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菲利普·迪克(Philip K.Dick,1928—1982年)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以丰产著称。批评家常常因他出色的创作能力和深邃的思想而将他与卡夫卡、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他也是第一个作品入选“美国文库”系列的科幻作家。人们很早便意识到诺斯替主义在迪克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作品,致力于探讨迪克如何在文本层面实现其个性化的诺斯替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迪克(Philip K.Dick,1928—1982年)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以丰产著称。批评家常常因他出色的创作能力和深邃的思想而将他与卡夫卡、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他也是第一个作品入选“美国文库”系列的科幻作家。人们很早便意识到诺斯替主义在迪克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作品,致力于探讨迪克如何在文本层面实现其个性化的诺斯替书写,以及这种书写方式带来的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结合诺斯替主义的相关知识,在阅读菲利普·迪克的作品、传记、散文和访谈等材料的基础上,寻找菲利普·迪克与诺斯替主义的精神共鸣,试图讨论作家采用诺斯替神话叙事方式的可能性及其在文本层面的具体呈现和艺术特征。这种特殊的书写是迪克对时代处境的应激性回应,是迪克具有强烈个性化特征的审美体验的具体呈现。论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菲利普·迪克的诺斯替书写。第一章主要讨论菲利普·迪克如何将诺斯替主义的意象,以及围绕这些意象产生的象征性语言融入小说的个性化书写中去的。首先,在迪克构建的每个故事中都能找到相互对立的几组复数世界,他不断地将思考的触角延伸到不同的可能性中,企图接近那个所谓的“真实”世界,回答“什么是真实?”这个困扰他一生的问题。其次,“德穆革”也是迪克小说中常见的诺斯替意象,迪克小说中不完美的世界、邪恶又丑陋的统治者分别对应着诺斯替神话中“德穆革”形象的几个表现特点。最后,迪克小说也经常闪现着外来的拯救者形象和奇怪的神秘信息,小说中的人物追随这些隐秘知识,一步一步地接近事物的内核,它们扮演着诺斯替福音和灵知的角色。第二章“菲利普·迪克小说与诺斯替神话的异质同构”是从迪克小说叙事模式来考察迪克小说对诺斯替神话结构的借用,这与迪克所纳入的科幻元素和现代元素交叉建构出他绚丽多彩的想象世界。从世界层面上来看,小说世界大致上按照堕落/下降到复归的模式运作;从个体层面来看,小说中的人物也大致经历了从分裂到合一的个人心路历程。第三章主要探讨迪克诺斯替书写所呈现的诺斯替时空观。首先,迪克的时间观打破了基督教的线性时间观,又不同于古希腊单纯的循环时间观,他是一个时间叛逆者,企图用能够带来永恒的正交时间理论抵御水平时间轴上滑动的虚假现实。其次,迪克小说所呈现的时间观与诺斯替主义的时间观的一致性在于,迪克在小说中处处暗示时间是一种错谬和幻觉,这是维系“黑铁监狱”的邪恶武器。最后,迪克所提出的“第五维时空”从本质上来说指的是诺斯替主义的超越时空观。第四章主要探讨迪克诺斯替书写的艺术特征。迪克的诺斯替书写只是整个科幻小说转型时期的一个缩影,新浪潮科幻有意识打破僵化的类型和评价标准,其对叙事技巧和文学性的重视使原来的评价标准失效,让更多风格、主题和题材渗透其中。迪克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新颖的带有后人类色彩的身体形象,新浪潮科幻首先为科幻文学类型与其他新范式和隐喻主题结合带来了可能性,而迪克独具个性的诺斯替书写也为科幻小说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审视世界的方法,诺斯替主义的身心二元论是解密迪克科幻小说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身体艺术的关键。与此同时,迪克在诺斯替神话叙事中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展现了自己的审美和认知艺术——对超越和永恒的追求、对现实充满隐喻色彩的寓言式书写以及对世界的想象、好奇和惊奇感。
其他文献
“观众”在社会环境中,往往带有多重消费者的身份,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娱乐方式拥有选择消费的权利。对电影产业来说,必须要与其他娱乐产业争夺消费者,也就是争夺“电影观众”。好莱坞作为电影产业中的龙头,自然深谙电影观众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好莱坞推行类型电影吸引观众,维持大众观众的热情,此时他们关注的观众群体是成年男性。20世纪50年代,由于电视的竞争、人口结构的变化、居住结构的变化,好莱坞流失
《廣雅疏義》是錢大昭的殫精竭慮之作,代表了錢大昭的學術成就。它集訓詁與校勘於一體,在廣泛收集經籍異文以證訓詁的同時,也對《廣雅》的文本及其有关语料进行校勘,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著作。本文試圖從校勘學的角度,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歸納与推理、實證與理論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對《廣雅疏義》中整理出來的940條校勘內容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全文由七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緒論,講述了本課題的選題目的、研
人口老龄化已经在全球成为普遍现象。主观幸福感被视为成功老龄化的关键指标,可以衡量老年人适应生活的程度,在降低疾病风险和延长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其中日常生活能力和孤独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养老院的老年人而言。由于养老院的老年人身心功能的原因,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很大。同时,以往研究发现养老院的老年人面临的心理健康问
兵器銘文是指刻寫在兵器上的文字,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頻繁激烈,兵器大量製造,兵器銘文也逐漸豐富,但由於地域、文化等差異,各國兵器銘文的文字構形、書寫內容等均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點。楚系兵器銘文是春秋戰國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前(5學者在兵銘內容、文字考釋等方面均已作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但在整體研究楚系兵銘文字構形方面還有所缺失。因此本文以春秋戰國楚系有銘兵器為原始研究材料,對其中的129個鳥蟲書單字進行分
欺骗是一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需要认知资源参与的高级复杂认知活动。影响个体欺骗行为的因素十分广泛,根据以往研究,依恋焦虑被认为是影响个体欺骗行为的因素之一。依恋理论为依恋和欺骗的关系提供了理解的框架,根据依恋理论,经历可支持性的依恋关系的儿童和成人明显具有更少的防御性,更在意别人的感受,具有更多的真诚和同情。相反,缺乏支持以及不信任的依恋关系会增加依恋不安全感的产生,从而导致个体
随着直播逐渐垂直细分化,一种被称为“学习直播”的新型慢直播形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直播中,主播只是做题、看书或背诵,与观众鲜有互动,却吸引大量用户成为固定观众,还有部分观众在接触学习直播后成为学习主播。“学习直播热”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究用户使用直播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搜集材料。在描述学习直播概况的基础上,探究包含
《风云初记》是孙犁的代表作,《三里湾》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孙犁《风云初记》和赵树理《三里湾》都入选了2019年“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系列丛书。运用比较的方法,在语篇中分析问句,通过研究赵树理和孙犁在使用问句中形成的种种言语类型差异,可以发现,《三里湾》在使用问句时擅长使用反问句,假性问的比例大于《风云初记》,语气更为强烈;在复合标记问句中,《三里湾》中的问句与语气词“呢”搭配最多,更具深
外貌功能性内化,是指个体接受当前社会对高外貌吸引力的优势现象,并将其纳入自己对外貌吸引力的观念和管理行为的过程,是社会理想外貌内化(internalizaiton of societal ideals of attractiveness)的一个方面。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特征的理想外貌内化的形成和影响,对外貌功能性的内化研究还很少,也未有较可靠的测量方式被开发出来。本文致力于编制一个简明的外貌功能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痛点与治理难点,伴随着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愈发成为舆论焦点。《中国青年报》长期以来密切关注未成年人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报道风格与特色。本研究以1991年至2020年间《中国青年报》有关未成年人违反犯罪案件的新闻报道为例,立足于话语研究基本范式,揭示《中国青年报》未成年人案件新闻报道的话语特征、结构与策略、意义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话
如今,移动端设备的发展催生了各式各样的app,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传递视频和图像的绝佳载体。各大城市迅速出现一批以街拍为生的摄影师,通过图像和视频拍摄街头的“时尚达人”,分发于社交网络之中。随着城市街拍的发展,街拍逐渐固定在城市的某一特定地标中,例如聚集在太古里的成都街拍,聚集在观音桥北城天街的重庆街拍,聚集在西湖湖滨的杭州节拍等。2020年7月,成都太古里叫停街拍,要求整改街拍中庸俗、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