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天山是中国有色金属、贵金属的重要成矿带,是全国固体矿产资源十六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该区地层分布齐全,沉积建造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作用明显,成矿历史悠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目前的工作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该区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如找到土屋-延东斑岩型铜矿床、坡北铜镍硫化物矿床等。该区找矿潜力巨大。本文是以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方法为基本方法,以铜、镍、金为研究重点矿种,在充分搜集分析东天山地区以往地、物、化、遥及矿产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对东天山铜、镍、金的未发现矿产资源开展科学的研究和评价。研究工作中基于GIS平台集成了东天山地区的地质、矿产、化探、物探、重砂、遥感、地理信息、DEM(高程)等数据库,为靶区预测和资源量估算奠定了基础。论文对东天山地区几个典型矿床(土屋斑岩铜矿、黄山铜镍矿、康古尔塔格金矿等)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等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提炼,建立了这三个典型矿床的描述性模型和预测评价模型。研究区共优选出与活动大陆边缘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土屋式)预测区85个,其中A类预测区10个,B类预测区26个,C类预测区49个,运用面金属量法估算资源量为3264.61万吨,运用品位-吨位蒙特卡罗模拟法对资源量估算的资源量为3103.58万吨。优选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铂、金、硫)矿(黄山式)预测区226个,其中A类预测区11个,B类预测区88个,C类预测区127个,运用品位-吨位蒙特卡罗模拟法对铜、镍资源量进行估算,铜为251.52万吨,镍为71.79万吨。优选出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康古尔塔格金矿式)预测区175个,其中A类预测区10个,B类预测区36个,C类预测区129个,运用面金属量法估算金资源量为255.49吨。论文对定量评价方法中的面金属量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根据地质构造建造分区来划分地球化学块体,并分别计算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方法;论文还对西部工作程度低的地区未发现矿床数的估计方法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论文还针对两种资源量估算方法进行了结比分析。研究工作对土屋西铜、金预测区等6个优选靶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其中有2处证实有够品位矿化显示,值得进一步工作。开展了靶区快速查证方法试验研究,试验证明,合理选择和使用轻便的物化探仪器进行综合方法靶区野外查证,效果明显且可缩短找矿工作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