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就斐然,城市化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城市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资源关乎国计民生,水资源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水资源污染治理主要由政府主导,并由财政拨款对其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探索一种新的水资源的污染治理模式,并对这种模式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研究,将会有效提高水质净化的效率,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财政问题和企业管理问题,提出将BOT模式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以发挥BOT模式的优势,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BOT模式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问题,如何利用风险管理理论有效分析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BOT模式的风险问题,从而达到控制风险、规避风险的目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以及对BOT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发现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进行BOT模式风险研究的实例并不多,即使少数地区利用BOT模式进行水污染治理,但由于风险控制不佳,导致失败。本文力求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中应用BOT模式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探索城市污水处理BOT项目中风险的控制与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借鉴。 最后,本文以株洲市白石港污水处理BOT项目为例,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该项目中BOT模式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既得出了该项目中BOT模式运营的成功经验,也对其失败之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其他城市污水处理的BOT项目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