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是上海实现全面现代化以来出台的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政策,它保障了城市道路畅通有序,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执行理论、执行过程、执行偏差等相关概念的界定,探寻现阶段沪牌拍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焦点问题,提出推进落实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的对策建议,使得拍卖政策更加合理化、公平化、人性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本文首先对上海当前道路现状和机动车保有量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机动车额度限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引出上海市机动车牌额度拍卖政策的理论探讨与研究;通过对上海市近十五年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地描述各阶段政策实施下来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归纳出针对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拍卖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机制问题凸显、系统优化滞后、公平保障缺失、市场管理混乱等。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从而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实证分析,以本市实际案例为例,以公共政策理论为背景,结合上海自身发展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拍卖执行过程的现实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困境,探讨影响本市机动车额度政策合理化和合法化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推进落实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的对策建议,促进城市交通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本文认为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可以有效提高当前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拍卖政策执行效果:一是增设竞买人资格前置审核,提高额度分配效率,二是推进过程全程监控,确保拍卖环节公平公正,三是优化拍卖操作流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四是加强政策舆论宣传,引导市场合理有序,五是主动公开经费去向,明确金钱使用渠道。目前多数文献普遍对机动车额度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或对政策本身的优缺点进行论述,缺乏对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研究。本文着眼于上海市机动车额度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探寻出大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理解和分析当前中国公共政策实施难的现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探索改善的办法,帮助政府管理部门深化推进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