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交感系统的激活涉及到多项并发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卒中后的免疫抑制导致的卒中相关性肺炎也包括在内。而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已被证实有神经保护功能,而且也会降低卒中后的感染并发症。但之前的研究多仅局限于动物水平,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倍他乐克作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被广泛证实,本研究主要探讨卒中前常规服用倍他乐克对卒中死亡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录入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卒中病人,录入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病史、吸烟饮酒史、入院的NIHSS评分、入院白蛋白水平等。主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卒中发病三个月内的死亡率及三个月时的改良Rankin评分及Bathel指数。为进一步排除倍他乐克降压作用对卒中预后的影响,记录高血压患者卒中前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并对其用药情况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本项研究主要采取的统计学方法为多因素回归分析,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探讨倍他乐克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预后的作用。结果:本研究纳入了 227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有42名(18.5%)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之前服用倍他乐克。卒中前使用倍他乐克与卒中后死亡结局有关(P<0.001),除此之外,高血压(P=0.049)、房颤(P=0.044)、冠心病病史(P=0.035)、入院白蛋白水平(P=0.032)、入院NIHSS评分(P<0.001)均与卒中后死亡结局相关,不仅如此,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也能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其中Rankin评分(P=0.024),Bathel指数(P=0.006)。同时,NIHSS评分被证实与卒中预后(Rankin及Bathel均为P<0.001)明显相关,入院白蛋白水平也被证实与卒中预后有关(Rankin P=0.035)。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的高血压患者其余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分布与卒中前未使用倍他乐克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142)。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28.2%,卒中前使用倍他乐克被证实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81),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的因素为NIHSS评分(P<0.001)以及房颤病史(P=0.015)。结论:在排除NIHSS评分、白蛋白水平、年龄、卒中前病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虽不能明显的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但是却对卒中后3个月的预后有益,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来说,都可明显改善卒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