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交感系统的激活涉及到多项并发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卒中后的免疫抑制导致的卒中相关性肺炎也包括在内。而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已被证实有神经保护功能,而且也会降低卒中后的感染并发症。但之前的研究多仅局限于动物水平,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倍他乐克作为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已被广泛证实,本研究主要探讨卒中前常规服用倍他乐克对卒中死亡率、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录入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卒中病人,录入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病史、吸烟饮酒史、入院的NIHSS评分、入院白蛋白水平等。主要评价指标为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卒中发病三个月内的死亡率及三个月时的改良Rankin评分及Bathel指数。为进一步排除倍他乐克降压作用对卒中预后的影响,记录高血压患者卒中前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并对其用药情况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本项研究主要采取的统计学方法为多因素回归分析,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探讨倍他乐克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预后的作用。结果:本研究纳入了 227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有42名(18.5%)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之前服用倍他乐克。卒中前使用倍他乐克与卒中后死亡结局有关(P<0.001),除此之外,高血压(P=0.049)、房颤(P=0.044)、冠心病病史(P=0.035)、入院白蛋白水平(P=0.032)、入院NIHSS评分(P<0.001)均与卒中后死亡结局相关,不仅如此,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也能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其中Rankin评分(P=0.024),Bathel指数(P=0.006)。同时,NIHSS评分被证实与卒中预后(Rankin及Bathel均为P<0.001)明显相关,入院白蛋白水平也被证实与卒中预后有关(Rankin P=0.035)。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的高血压患者其余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分布与卒中前未使用倍他乐克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142)。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28.2%,卒中前使用倍他乐克被证实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81),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的因素为NIHSS评分(P<0.001)以及房颤病史(P=0.015)。结论:在排除NIHSS评分、白蛋白水平、年龄、卒中前病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后,卒中前服用倍他乐克虽不能明显的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但是却对卒中后3个月的预后有益,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来说,都可明显改善卒中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连续重复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探讨其疗效。方法 65例(70眼)患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连续重复泪道探通术联合抗生素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泪道探通术,比较
目的探讨NRL-002型内生场热疗系统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对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5月~2008年5月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热疗配
目的观察刺激性房性心律失常在永久性起搏器心房起搏电极放置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先将58例DDD/DDDR手术患者,分为A组(少发房性心律失常组)和B组(多发房性心律失常组)。观察两组达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Cormack-LehaneⅢ~Ⅳ类、年龄25~65岁,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20)和气管导管组(E组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护理模式应用于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救治的颈椎骨折伴颈髓损伤术后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易患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5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分为SAP组52例和非SAP(对照组)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全过程,分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