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了挽救低迷的经济,美国先后推出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五年以来,美国经济金融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毕竟是一种临时手段,长期使用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要在适当的时间实行退出。2014年10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对世界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以怎样的方式及步骤退出,退出后会对本国经济和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要想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首先要对量化宽松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流动性陷阱理论、货币非中性理论和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特殊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宽松货币政策。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经济持续回暖,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也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较为成熟的时机下,美联储选择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美联储目前实施的政策来看,美国选择审慎而渐进地退出量化宽松,退出过程具有渐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美联储会运用多种工具来完成退出过程。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短期内可能会造成美国国内市场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美国经济金融的正常化发展。而退出过程同时也会对世界各国产生影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正面影响,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发展本国经济;对于负面影响,我们要实施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出发,首先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及理论基础,并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宽松的货币政策作出比较。随后概述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然后讨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原因。接着重点论述退出工具和退出步骤,以及退出的特点和预期效果。最后讨论了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