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要求。学校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而道德与法治课以其特有的课程性质成为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期,在初中阶段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治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方法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作为巩固理论知识、增强理论理解的有效方法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中学法治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而目前学界并未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专门研究。鉴于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增强中学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分三部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从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以及实施原则四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进行理论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内容选择运用不恰当,存在忽视学生法治知识基础和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现象;第二,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表现为课堂法治实践教学陈旧单一和社会法治实践教学开展较少;第三,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多流于形式,出现了法治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相脱节和强调教师主导而轻忽学生主体性的情况;第四,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缺乏实效性,往往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强调知识评价而忽视综合能力评价。第三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的优化策略,即强化知识目标夯实法治知识、落实能力目标提高法治实践能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法治意识以统筹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分析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立足社会热点挖掘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以充实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内容;引入议题式方法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教学、走出教室开展法治教育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创新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方法和形式;确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依据综合化的评价内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完善法治教育板块实践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