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新论疏证》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以来,西方文化与知识接踵输入中国,西医学也不例外。随着医学传教士的来华,特别是在英国医生合信于1851年出版我国近代第一部介绍西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专著《全体新论》之后,西医东渐愈演愈烈。随着西方生理学的影响日益增大,中国的近代中医教育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医生理与西医生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正面碰撞,从而孕育出了以张山雷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张山雷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近代中医教育之路,无论是早期的嘉定黄墙中医学校,后来的上海神州中医学校,还是生命最后十五年在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的工作,始终办学方向明确,重视教学质量和方法,一生编著二十多种各科教材,均以经典著作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西,理论结合实践,为近代中医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近代中医教育实践家。《全体新论疏证》就是在第一次中西医论战引发的废止中医案的历史背景下,由张山雷在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任教期间,根据《全体新论》疏证而编成用于解剖学教学的课堂教本,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本文对《全体新论疏证》全文进行梳理,再与《全体新论》进行比较,对张山雷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认识程度与吸收过程,从而对《全体新论疏证》的历史地位做出评价,进一步延伸到西方生理学对近代的中医生理学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张山雷的生平经历,论述其用毕生的精力兢兢业业于中医教育和医疗事业,在研读《全体新论疏证》的基础上探索出张山雷实事求是、治学严谨;注重实践、学以致用;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认为其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值得后世称道和学习的。其次,本文首次对《全体新论疏证》全文进行了细致梳理,可知《全体新论疏证》对生理学各个分支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叙述严谨客观、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解剖学教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再将其与《全体新论》进行比较,可知张山雷在对合信的一些生理认识肯定或者质疑的时候运用了很多中医生理的理论知识,中西结合,不偏信于一家之言。另外依据文中张山雷多次结合中医理论来认识和理解西方生理学,并且数次为出现明显错误的中医理论进行辩解,可以断言,一方面张山雷对西方生理学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张山雷对中医生理学大力推崇,再结合张山雷“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不难得出,张山雷在努力吸收西方生理学中进步的观点,用来填充和完善中医生理学,使中医生理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展。最后,本文结合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认识程度与吸收过程,特别是《全体新论疏证》是在1927年出版,而中国生理学会已于1926年在协和医学院成立,此时中医界是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理学,但张山雷仍然在走“中西结合”之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医再做一丝挣扎。可以得出《全体新论疏证》是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认识过程的侧影,充分体现了以张山雷为代表的一批中医教育家们对西方生理学认识和吸收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和内心的挣扎。
其他文献
临床上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治疗理念、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存在较多模糊认识甚至误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握其核心病理基础,进行必要的检查
严重胸部损伤一直是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胸部损伤以高能量损伤为主,伤情严重和复杂,救治难度不断增大。近年来,胸腔镜、体外膜氧合(ECMO)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及创伤救
目的:比较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的疗效,为急性跟腱断裂修复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加强缝合对比直接缝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皮单侧Cn 1侧块螺钉和Cn 2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初期临床疗效。n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7月
期刊
外泌体是内源性纳米级囊泡,其内包含重要的遗传信息和功能分子,在细胞间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在外周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建立沟通。这一特性使
第一次西学东渐时期,西学的传入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古代的博物学传统.以民间博物学和官方类书为主要形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依旧保持着强大的优势。本文以《康熙几暇格物编
齿状突骨折是上颈椎损伤的重要类型。齿状突骨折治疗方案较多,无论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均存在一定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既往关于椎动脉变异的报道较少,椎动脉变异是导致术中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