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以来,西方文化与知识接踵输入中国,西医学也不例外。随着医学传教士的来华,特别是在英国医生合信于1851年出版我国近代第一部介绍西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专著《全体新论》之后,西医东渐愈演愈烈。随着西方生理学的影响日益增大,中国的近代中医教育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医生理与西医生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正面碰撞,从而孕育出了以张山雷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张山雷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近代中医教育之路,无论是早期的嘉定黄墙中医学校,后来的上海神州中医学校,还是生命最后十五年在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的工作,始终办学方向明确,重视教学质量和方法,一生编著二十多种各科教材,均以经典著作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西,理论结合实践,为近代中医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近代中医教育实践家。《全体新论疏证》就是在第一次中西医论战引发的废止中医案的历史背景下,由张山雷在兰溪中医专门学校任教期间,根据《全体新论》疏证而编成用于解剖学教学的课堂教本,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本文对《全体新论疏证》全文进行梳理,再与《全体新论》进行比较,对张山雷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认识程度与吸收过程,从而对《全体新论疏证》的历史地位做出评价,进一步延伸到西方生理学对近代的中医生理学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张山雷的生平经历,论述其用毕生的精力兢兢业业于中医教育和医疗事业,在研读《全体新论疏证》的基础上探索出张山雷实事求是、治学严谨;注重实践、学以致用;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认为其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值得后世称道和学习的。其次,本文首次对《全体新论疏证》全文进行了细致梳理,可知《全体新论疏证》对生理学各个分支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叙述严谨客观、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解剖学教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再将其与《全体新论》进行比较,可知张山雷在对合信的一些生理认识肯定或者质疑的时候运用了很多中医生理的理论知识,中西结合,不偏信于一家之言。另外依据文中张山雷多次结合中医理论来认识和理解西方生理学,并且数次为出现明显错误的中医理论进行辩解,可以断言,一方面张山雷对西方生理学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张山雷对中医生理学大力推崇,再结合张山雷“衷中参西”的学术思想,不难得出,张山雷在努力吸收西方生理学中进步的观点,用来填充和完善中医生理学,使中医生理学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展。最后,本文结合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认识程度与吸收过程,特别是《全体新论疏证》是在1927年出版,而中国生理学会已于1926年在协和医学院成立,此时中医界是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理学,但张山雷仍然在走“中西结合”之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医再做一丝挣扎。可以得出《全体新论疏证》是近代中医对西方生理学认识过程的侧影,充分体现了以张山雷为代表的一批中医教育家们对西方生理学认识和吸收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和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