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颗粒剂猪蹄汁冲服,每天早、晚服用一包,并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30min/次,2次/d;中药组给予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颗粒剂猪蹄汁冲服,每天早、晚服用一包;理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30min/次,2次/d;均3天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质量等指标,来评定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临床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3.3%。中药组治疗缺乳痊愈率20.0%,总有效率83.3%。理疗组治疗缺乳痊愈率10.0%,总有效率76.7%。各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3<0.05)。中药组与理疗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05)。(2)乳量疗效比较:各组治疗均能有效增加泌乳量,其中治疗组痊愈率56.7%,总有效率93.3%。中药组痊愈率30.0%,总有效率83.3%。理疗组痊愈率26.7%,总有效率73.3%。各组乳量疗效比较,有差异(P=0.034<0.05)。中药组与理疗组乳量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2>0.05)。(3)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比较:治疗组与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即两组治疗均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面色、神疲、食欲);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理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安全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P均>0.05)。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生荨麻疹、恶心、呕吐、晕厥等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表明各组治疗产后缺乳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产后42天复查,产妇身体康复及婴幼儿发育情况均正常。结论: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能有效增加乳汁分泌,且能明显改善缺乳程度及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