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社会是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新的社会形态,是一个由网络社会资源、网络社会群体和相关网络社会环境组成并相互作用,以达到动态平衡为趋势的巨大复杂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强调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有机性。它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传统社会在新的信息时代的进化。它既保留传统社会的一部分因素,又体现出完全不同的新特征。面对网络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应用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已经很难去解释,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网络社会的形成机理及其带来的问题和影响,从根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网络社会的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生产生活。由此,本论文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对网络社会的研究中来,将网络社会看作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首次系统地提出“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深入研究了其组成单元、生态学结构、生态学属性及生态平衡运行机制,进而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网络科学、复杂科学、非线性科学、协同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新视角,探讨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即网络社会在一定驱动力因子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下,鼓励、引导网络社会行为生态化,并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网路社会生态系统提供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所需的能量,从而推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机理。首先,本论文通过对网络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明确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构建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逻辑结构模型,提炼出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特征;进而在识别了影响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分析了各驱动力因子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影响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系统的基本体系框架,形成了由驱动力因子子系统、驱动力因子激发子系统和驱动力因子载体子系统所构成的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驱动力系统;深入分析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驱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驱动力的推拉作用机制、组织传导机制、一体化协作机制与创新发展机制等四个阶段,并运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构建了驱动力系统作用下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合力模型;进而运用超循环、突变、协同学等相关理论,对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与演化的方式、途径及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以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及总结,然后对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力系统层次结构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对其协同形成过程及超循环结构发展进行了研究,进而结合系统动力学及控制论等相关理论,对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机理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调控,分析了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动态发展性等生态学特征,研究了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过程的规律,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实际中国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