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炸药结构与撞击感度的理论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高能炸药,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类单质炸药。炸药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机械碰撞,因此,撞击感度是判断一种炸药危险性的重要指标。撞击感度通常依靠实测,然而影响因素很多,因此人们希望可以从理论上加以判别,故理论研究炸药撞击感度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一致是该领域的热点课题。虽然现在研究很多,但都有不足,难以满足现代的要求。本论文在密度泛涵理论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芳香族炸药的芳香族判断—核独立化学位移(Nucleus-IndependentChemical Shifts,NICS)和芳香性的振荡模式(harmonic oscillatormodel of aromaticity,HOMA)与撞击感度的关系,并用NICS与零点校正能的乘积作为描述符判断了芳香族炸药的撞击感度,最后还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计算了22种结构参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了与芳香族炸药撞击感度有密切关系的6种描述符,并运用主成份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建立 Quantitatives Structure PropertyRelationship(QSPR)模型用于预测芳香族炸药的撞击感度。   本文首次将芳香性指标—NICS和HOMA用于判断芳香族炸药的撞击感度,结果发现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结构相似的炸药。   此外,还考虑了零点校正能,用NICS和零点校正能的乘积作为一种判断芳香族炸药撞击感度的描述符。结果发现对于硝基苯和硝基苯胺类炸药,可以用该描述符统一起来判断,相关系数达0.997,也可以解决硝基甲苯类炸药的感度问题,相关系数为0.95。   然而炸药分子的结构复杂,影响感度的因素较多,而且某些炸药的力学引发机理尚不明确,使得仅仅使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分子特征量与撞击感度间的关系存在困难。因此,本文还在密度泛涵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分子、电子结构基础上,引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37个不同芳香族炸药分子特征量与撞击感度的关联关系,找出了影响芳香族炸药的主要结构参数:硝基个数,氨基个数, NICS(1)值,最长C-NO2键键长,最高未占轨道能(EHOMO)以及是否含有α-C-H键。   在用多元线性回归确定六个参数的基础上,首次将主成份回归法、支持向量机用来判断芳烃的撞击感度。结果发现他们都可作为判断撞击感度的方法,并且通过他们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得出的测试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3。   以上的研究不仅为研究炸药的撞击感度提供了几种新的思路或方法,而且为设计并合成符合实际需要的新型炸药分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鹿茸自古以来是我国贵重的药材,主要功效有补肾填精、强筋健骨、调节机体,对耳聋耳鸣也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鹿茸具有抗炎的作用功效,本研究围绕鹿茸多肽的抗炎活性展开。首先取新鲜的双阳梅花鹿(Cervus nippon)鹿茸,分别用超声助提法和CO_2超临界提取法提取鹿茸蛋白多肽。通过比对不同提取工艺的提取率,进一步确定鹿茸总蛋白的提取工艺:超声助提法对鹿茸总蛋白的提取率为2.81%,CO_2超临
学位
本论文合成了木犀草素铜(Ⅱ)和咪唑并邻菲咯啉铁(Ⅲ)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其结构。利用电化学和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运用核酸杂交技术和碳纳米管负载铂、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方法,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指示剂制备了DNA电化学传感器,用于识别和测定互补的DNA片断。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制备成DNA探针,并将DNA探针应用于靶序列DNA片
随着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活性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一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而这些报道的海洋真菌大多寄生在红树
新媒体引发的“郭美美事件”使中国的慈善公益进入了公共生活的中心,此事件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捐款的锐减,该后果直接的承受者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文章从集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