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初,教育部颁发了修订后的全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新了地理课程内容;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标志着我国的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了新时代。其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最基本的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也仅仅围绕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制定,可见在全新的地理课程当中核心素养的地位。而地理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地理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是最为普遍的存在。因此在地理概念教学当中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备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基于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等,提出了分析研究该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利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课堂观察等有效教育研究方法,探究当下高中区域地理概念教学的实际状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能将区域特征串联起来,导致学生碎片化的掌握知识;单纯的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未尽一步进行比较;只关注问题的解决,以至于忽视了问题的成因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联系;对于各区域方法要素之间的关系缺乏进一步构建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的改进方法和建议:观念的取向上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引领作用并遵循学业质量标准测评核心素养。具体的方法操作中,大胆的解放思维、立体的综合区域之间的特征建立区域联系;通过逆向思维评价分析问题,以找到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课堂当中的每一环节渗透区域分析方法的思路,构建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系统的总结完整的掌握区域方法。本文以地理概念教学为基本点,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究,更体现出核心素养在当前地理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论述了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制定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区域、区域认知、区域认知素养、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区域认知与地理概念教学”。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地理教学论。第三部分:构建了高中区域地理概念教学的课堂观察诊断量表。以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为基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区域地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现实依据,制定了在高中区域地理概念教学当中观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状况的观察诊断量表。第四部分:对高中区域地理概念教学现状进行观察诊断。恰当的选取九堂课例,利用观察量表对其进行了观察诊断。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实然状态,揭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区域地理概念教学的优化方法和建议。根据上一部分分析的区域地理概念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方法与建议。包括教学的宏观层面建议和微观层面具体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以提供可行性。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概括了本文分析研究的基本结论,分析研究当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相关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