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FDI)的同时,也在逐步推进“走出去”战略,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OFDI)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从2003年的29亿美元持续高速增长到2014年的1231.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值。2014年OFDI总额是2003年的42.5倍,年均增速高达40.6%。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OFDI进行了研究,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汇率、外汇储备、政策制度、物价水平、经济开放度等因素会影响OFDI的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OFDI是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之一,作为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一环,其必然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但现有的研究就金融发展对OFDI的影响很少涉及。论文在构建金融发展影响OFDI的机理与路径的基础上,就金融发展与OFDI的现状进行国别比较分析,并对金融发展影响OFDI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供融资、资本配置等直接路径;以及技术外溢、提升生产率等间接路径影响OFDI。金融发展水平主要包含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国别差异,高收入国家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要远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中国的金融规模总体比较平稳,金融结构中的证券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宏观金融效率也十分稳定,总体来说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OFDI的国别差异也十分显著,高收入国家OFDI绝对值大,OFDI/GDP的比值也很大;中国的OFDI一直呈现增长之势,绝对值也跃居世界第三,但OFDI/GDP的比率却与高收入国家相差甚远。金融发展影响OFDI的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升对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一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速、贸易依存度与OFDI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DP增速、雇员报酬、资本管制与OFDI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汇率、关税、监管壁垒等因素对OFDI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有序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张;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结构;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提升金融效率等三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