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龄期扰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尺寸效应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通修补作业、路面切缝作业、滑模施工作业和爆破施工等作业中,新浇筑混凝土有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振动干扰,扰动使其水化反应受到影响,内部微裂纹增加,引起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下降。同时,混凝土材料属于准脆性材料,存在尺寸效应,而目前对混凝土受扰动的相关研究多是基于相同的试件尺寸,未考虑到尺寸的影响。基于此,为研究扰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试件尺寸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以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三种类型试件(A:70.7 mm×70.7mm×70.7 mm,B:100 mm×100 mm×100 mm,C:150 mm×150 mm×150 mm),在贯入阻力值为10.7 MPa-14.8 MPa的硬化期对混凝土施加30 min的振动扰动,以劈裂抗拉强度、饱和面干吸水率和声发射振铃计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混凝土性能受扰动影响的尺寸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龄期扰动使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有不同程度降低。试件尺寸越大,受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越多,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系数α分别为0.81,0.88,1.00,扰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早龄期扰动使混凝土内部裂隙增多,饱和面干吸水率变大,A、B和C受扰试件28 d的饱和面干吸水率分别增长了7.59%、11.30%和15.13%。试件尺寸越大,吸水性变化越大,饱和面干吸水率尺寸效应系数β分别为0.49,0.75,1.00,扰动对饱和面干吸水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尺寸效应。超声波测试结果表明,试件在7 d龄期至28 d龄期,A、B和C未受扰与受扰试件的超声波波速差值会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变小,相对动弹模量从0.9478、0.9620和0.9256增长到了0.9813、0.9940和0.9868。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早龄期受扰试件的内部损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愈现象。在单轴压缩试验中,不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声发射特征存在差异,其中在压密阶段,A、B和C试件的累积振铃计数差值分别为340、474和628,平均变化率差值分别为13.82、15.92和19.61,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本文研究内容可为受扰混凝土的性能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所得各物理量的变化率和尺寸效应系数可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场景图生成任务(Scene Graph Generation)将图像中的物体看作节点,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视为边,通过物体建模及关系建模来生成图像中所有物体及其关系的结构化表示,即场景图。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的配置也变得更加复杂。配置故障已经成为导致软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配置故障的自动诊断上,对于软件应对配置故障
商业判断规则是一项起源于美国司法实践的司法审查标准,作为董事利益保障机制,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董事的经营决策权,赋予董事在业务决策中相当大的自由度,使董事大胆决策,减
3D打印技术和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采用该技术进行复杂产品的制造可以节约制造成本和时间。通过线结构光扫描的视觉技术可以得到物体的三维信息,得到的三维信息
癌症是当今社会严重影响、危害人类健康发展且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其治愈率和早期诊断、治疗具有很大相关性。肿瘤标志物在病变体中会先于组织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故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诊断检测目标而备受关注。然而,常规诊断方法对肿瘤标志物分析识别存在特异性低、灵敏度差等问题。因而开发新型、高效、灵敏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验室配备的光学仪器如荧光光谱仪、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以及暗场
反应性金属材料由于其体系自身被引发反应后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并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密度,因此可被用于制做反应性破片、破甲弹药型罩等,其在轨道焊接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较常见的反应性材料体系为Al-Ni体系,Al-Ni体系反应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应放热量,但其块体材料的密度不够高,约在4.5 g/cm3左右。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同时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应放热量和较高质量密度的反应性材料体系。本文使用计算机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落实和有效推进,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尤其是在国家推出一系列
铜绿假单胞菌SJTD-1是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的一株新型假单胞菌。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此菌可代谢C12C30的正构烷烃,并且能够以烷烃作为唯一碳源在无机盐环境下生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和能量储存装置。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较快的充放电速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特点;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大的能量密度等特点,但充放电时间较长。因此,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复杂的孔道结构、良好的导电性和可
中碳合金高强钢中回火马氏体能够提供很好的强度和韧性匹配,而马氏体钢低温回火过程中析出的过渡碳化物在提升钢的强度和韧性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关于低温回火的研究很多,但是低温回火过程中碳偏聚阶段(从马氏体中碳的扩散到碳化物的析出阶段)特别是马氏体中碳固溶度的变化仍未研究清楚。本课题重点阐述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热电功(Thermoelectric Power,简称TEP),结合金相(Optical 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