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长10油层组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勘探实践表明各油层组的油气富集规律却不尽相同。论文以志丹地区长2、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常规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真实砂岩模型微观驱替等实验分析,对长2、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进行综合对比,试图探索长2和长6烃类富集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区长2、长6均发育东高西低的低幅度鼻状隆起。沉积相存在一定差异:长2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优质储层主要位于分流河道微相;长6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优质储层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长2储层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6储层为细粒长石砂岩。长2砂岩的成分成熟度略高于长6砂岩,结构成熟度相当,但填隙物有较大差别,碳酸盐矿物含量不同,黏土矿物长2以绿泥石、高岭石为主,而长6以绿泥石为主。长2物性优于长6,造成物性差异性主要原因是成岩作用。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孔隙度的综合影响结果差别不大,主要是长6储层压实作用强、胶结物含量高、绿泥石膜厚对孔喉连通性影响较大。而长2储层溶蚀作用较强,溶蚀增孔量平均达4.2%,长6溶蚀增孔量平均仅为1.12%,并且强烈的溶蚀作用也会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研究区长2、长6储层孔喉结构存在较大差别,长2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喉道以片状、弯片状为主;长6储层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极少,喉道以点状、弯片状为主;压汞、核磁共振典型样品显示长2储层孔喉半径以及孔喉连通性优于长6储层,水驱油结果显示长2驱替效率明显高于长6储层,因此储层的微观孔喉结构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区长2、长6储层综合分类结果,长2储层性能明显优于长6储层,长2主要发育I、II类储层,而长6主要发育II、III类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