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断点 传承与开拓——郭熙画学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的历史确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其被湮没的具有和当今时代特性相融合的真价值亟需发掘、开拓。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而对自然与传统的漠视和曲解,使今日山水画之“流习鄙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面对传统与创新,面对自然与自我。对古代优秀的画学思想追本溯源,从中汲取营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开拓和创新。以真实的情感和技艺来表现对新生活的真实感受。 本文通过对北宋画家郭熙画学思想的研究,系统阐述其理论著作《林泉高致》的思想内涵:从其以儒家思想为立论基础到以道家思想为意旨所归,从求理不懈的绘画原则到怡情铭志的审美倾向,总结出其自然“拟人化”、平远的发展、高度写实的画风以及文人画风格的倾向等独具特色的画学思想。并以其代表作品对上述理论建构进行实例解析,将理论同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简单依靠史实材料的罗列与转述,对郭熙画学思想作整体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以郭熙为画史断点进行切入,着重分析造成其艺术地位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的几个主要原因即:党争遗祸、画史不传、薪尽火灭及世之独绝。 第二部分:以郭熙理论与代表作品相结合研究的方式对其画学思想的整体建构进行详细分析,从其源头、流变及所归这样一个宏观过程来探析画家自身是如何面对自然与自我,又是怎样进行绘画创作的,总结出其真正的审美价值所在。即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将自然山川拟人化、以道家思想为旨归将三远发展至对平远的追求、格法森严的求理实践将传统山水画的写实风格发展到极致、内修外养的心性怡情最终将山水画又引向文人画风格等等,并结合《早春图》等代表作品从实践的角度对上述理论思想进行印对,从理论及作品两个层面追述郭熙整体画学思想的演变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以郭熙画学思想为契机,阐述当代山水画家应该如何面对自然与传统,真切地面对自然与自己,诚实地表现自然与自我。传承其和谐交融的思想、写物貌情的技艺以及积劫方成的绘画态度等传统绘画的审美精髓,以开拓新时期山水画创作之新局面。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06年4月8日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杜琪峰的《黑社会》(又名《龙城岁月》)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演员的四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紧
近年来,伴随着声乐事业的不断发展,声乐理论研究也是日渐的丰富和完善,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非声乐学科的借鉴,本文将视角放在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借鉴的切入点上,大胆地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