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发展,汽车普及率逐年增长,原有的城市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近年来,面对交通拥堵问题,呼和浩特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对主干道、次干道不断加长、加宽,并设立交桥,但仍没有明显缓解交通压力。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大面积的封闭式住宅小区的存在,导致城市支路数量严重匮乏,致使不能对城市其他干道进行有效的分流。本文针对呼和浩特市“稀路网,大街区”的空间格局,提出住宅小区开放不仅能优化路网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和浩特市交通拥堵现状。本文基于这一思路,讨论并分析了住宅小区开放对路网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RS与GIS技术建立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网数据库。并在已得到的数据基础上对呼和浩特中心城区路网结构做出现状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的道路长度为679.42km,道路密度为3.122km/km~2,道路网的等级级配为1:3.8:3.2:1.9。指出中心城区的次干路与支路的密度指标严重偏低。(2)通过RS与GIS技术提取了呼和浩特中心城区866个住宅小区的位置、面积、尺度以及小区内部道路的数据并建立了住宅小区数据库。提出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空间布局特点是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主要城市干道两侧。(3)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面积占呼和浩特市总建成区面积的23.71%,其中占地面积X≥20公顷的住宅小区共有18个,占地面积10≤X<20的住宅小区共有117个,占地面积5≤X<10的住宅小区共有263个,占地面积X<5的住宅小区共有468个。最后探讨了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因占地面积大,严重影响了对支路、次干路的规划建设。(4)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本文探讨了开放住宅小区选择原则、选择标准、开放策略、开放模式等问题。并得出呼和浩特中心城区866个封闭式住宅小区中75个小区不适合开放、450小区适合成片开放、341个小区适合单个开放。(5)通过选择开放的住宅小区及增加支路的模式,得出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的住宅小区开放后,一共增加的支路数量为1512个,支路增加的总长度为656.46km。(6)通过研究住宅小区开放后对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路网结构的影响,得出住宅小区开放后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密度从原先的3.12km/km~2增长到6.13km/km~2;支路网密度从原先的0.48km/km~2增长到3.62km/km~2。结果表明开放住宅小区对呼和浩特市起到优化路网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