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环境权之保障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权是在全球环境危机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人权。许多国家在法律上确认公民享有环境权。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并有逐步恶化的趋势。城市经济发展成果举世瞩目,而资源消耗性的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却一步步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正在遭受更为严重的破坏:农村自身生产、生活造成的污染以及城市工业污染、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这种双重污染压力给农村环境带来更大危害,农民环境权保障困难重重。在构建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法治社会进程中,保障农民环境权对维护环境公平、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均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强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农村公民环境权保障的现实意义更加重大。从整体上看农村公民面临更迫切的经济发展压力,而在我国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村公民比城市公民更少的享受发展成果却更多的负担发展代价。农村公民环境权保障不力又直接威胁到农村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农村公民环境权保障面临着比城市公民环境权保障更加不利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环境权的由来、概念、性质、内容的介绍,引出农民环境权的概念。通过对农民环境权保障不力的介绍,分析农民环境权保障不力的原因,期待以法学方法和政治学理论中治理和善治理论对农民环境权的保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善治理论的引入,分析善治理论应用于农民环境权保障的可行性。最后从以下三大方面提出有效保障农民环境权的建议:首先,从宪法和法律上确认农村公民环境权的主体地位,并将农村公民置于农村环境管理权力主体地位,从而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村庄环境管理制度。第二,构建起保护农村环境的法律体系,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第三,理顺和完善保障农民环境权的救济途径。在善治理论的指导下,从政治、社会、法律途径多管齐下,有效治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以期达到有效保障农民环境权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因为法律本身存在的滞后性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用现行刑法去规制这样一个新生事物略显不妥。通过简要分析近四年裁判文书
2018年,河南省种子质量监管和检验工作在农业农村部的关怀支持下,在全国农技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在广大种子质量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贯彻实施新《种子法》为契机,分析种子
爆破工程技术可以使公路工程施工进度加快,工程质量提升,工程预算成本减少。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工程路基爆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随着近年来我国强化事业单位各级部门的职能建设,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也开始了逐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开展,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工会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财务管理质
针对某导弹电动舵机的离散时间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趋近律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深入研究分析了该方法的抖振问题,给出了基于该新型离散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本文从企业间关系的视角探讨上市公司担保圈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间熟知关系是构建担保圈的基础,企业本身对熟知关系的依赖度越高,加入担保圈的可能性越大;从异
<正>互联网给运营商业务带来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其中物联网和家庭市场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互联网+"给通信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在近日举行
在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掌握知识,不能单一地运用某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要因学情、课型结构、现有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