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最初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为存款机构提供支付和清算保证,保护居民存款安全,保证银行不会因大规模挤兑而倒闭。随着世界各国金融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地位不断上升,由最初的银行支付和清算保证工具转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时存款准备金制度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要形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货币及信贷总量,从而保证市场利率,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随着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有人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过时,我国也应该取消这一制度。纵观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史,该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不具备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客观条件,就目前状况而言,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不断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采用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和计提方法,以及改革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等多种方法,其目的是改变金融机构需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实现对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提高该制度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具有强制性、效果明显、收效迅速等特点,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货币政策工具当中的“巨斧”。为了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人民银行较少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从1984年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一直到2003年之间,人民银行只对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5次调整,其中最高水平为13%,最低水平为6%。然而,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为了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中央银行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时间内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存款准备金政策俨然成为了中央银行最常用、最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政策能否继续发挥它的货币政策职能,从而实现中央银行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人体细胞内铜离子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缺铜或铜过量都会造成人体机能的严重失调,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汞对人体为有毒重金属元素,对人的大脑和多个系统会造成损
<正>"姑娘,我的拆迁手续办完了,先来我家断水吧。""闺女,断哇,断哇,我们马上就要住楼房喽,听说纯净水都接在咱家了。"听到这儿大家肯定是满脑子问号!您还记得去年新闻联播中,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氧化应激标记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寻找相关氧化应激标记与认知功能的相联,探讨是否检测氧化应激标记和认知功能为早期识
伴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生活教师在寄宿生活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生活的直接管理者与指导者,对学生的寄宿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力军,教学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能否合理地应用和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
不对称催化是化学合成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开发新型手性药物、材料等的重要手段。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了在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公示语的翻译在对外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公示语的翻译要以实现其在目标语中的功能为目的,可采用借用、删繁就简、反面着笔、模仿翻译等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先后爆出国美、苏宁、创维、长虹、娃哈哈、中国平安等诸多著名国内企业的纳税风波,对企业的正常经营、财务和声誉都受到了较大的损失。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正>编者:2014年4月29日,中原油田局工会举办了"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演讲赛决赛,经过预赛脱颖而出的15位选手以油田劳动模范和"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为楷模,讲学习
ICI是INSPUR集团下属的一家专注于通信行业的软件公司,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通信软件厂商之一,为通信运营商提供全方位的运营支撑系统、网络增值服务产品、咨询服务和代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