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此期间发展迅速,在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人员构成等多方面都不断发展,其取得的成果不容忽视,现如今,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这几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经营活动的效益型提出了更高了要求,至此民营企业开始探索内部审计,然而,我国目前对内部审计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里,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重视度还远远不够,使得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我国的审计制度于1983年恢复,经过近30年的发展,对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方面都积累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西方企业在内部审计的研究上明显的比我国要先进很多,总体水平更高。如前文所述,我国更多的是对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研究,在民营企业这一块存在着很多空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开展的时间短暂,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指导性的成果,难以满足现阶段民营企业迅速扩大的需求,因此,更应深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外的内部审计从一开始就是产生于私营企业,并且起步时间早,发展至今成果丰硕,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西方企业的先进经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内部审计的六点建议。本文分析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有: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混乱、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清、审计业务不规范、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这四点。采用历史研究法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采用规范研究法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综合运用归纳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改善建议:民营企业应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发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以及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本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在这部分中,首先介绍了研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是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界定、内部审计的涵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分析了内部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管理模式等特性,以及内部审计的定位、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等方面,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审计目标定位不清晰、审计力量配备不充实、审计职能发挥不充分、审计程序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然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民营企业特殊性质的制约及外部法律法规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充分说明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产生问题的原因,为后面完善建议的提出作下铺垫。第四部分是西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及启示。该部分对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模式、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得出了西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经验,包括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第五部分是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完善。这部分在本文中起到了解决问题的作用。通过前文中对内部审计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加之对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介绍,提出了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包括提高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发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以及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