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材内容衔接分析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图形与几何”衔接是从中小学“图形与几何”教材内容角度出发,体现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教材以及教材与学生三方面的衔接。论文中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图形与几何”的中小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进行衔接解读、对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的编排体例和课程内容做衔接分析;按照伯格(W.Bueger)和威尼斯(W.Shaughnessy)对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水平划分标准,以改编的“七年级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测试卷”为研究工具,对海口市某中学七年级共计103名学生进行测试,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几何思维水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学“图形与几何”课程目标呈现小步子化特点,虽然阶段目标会出现重复的现象,但是在目标要求程度上初中是小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中小学的课程目标设置既考虑了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也关注了学科自身的结构层次,体现出较好的衔接与过渡。(2)中小学“图形与几何”每个主题的课程内容设计相似、内容相关性强,遵循从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转变过程,主题之间表现出递进、互补、交叉等衔接方式。(3)初中“图形与几何”的教材编排体例延续了小学数学教材的模式,两者的共性是栏目设置形式多样、数量多、功能重叠,差异体现在编排呈现方式上。总的来说,中小学“图形与几何”教材编排体例衔接很妥当。(4)初中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广度较大,中小学课时、课程深度、课程难度随着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从课程内容上分析,小学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描述方式单一,语言儿童化、形象化、趣味性强,知识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具体思维占主导,结论多是考察记忆和背诵能力;初中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描述注重规范严谨,语言数学化,概念严谨抽象,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占主导,知识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和延伸性。(5)七年级学生几何思维水平分布差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水平1,七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内容几何思维水平要求处于水平2,学生实际的几何思维水平和教材“图形与几何”几何思维水平要求不一致,教材要求高于学生的实际几何思维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数学课程标准在中小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上再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化;二是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了解两个阶段数学教与学的情况,寻找知识衔接点自编衔接教材,帮助学生跨越衔接障碍;三是学生的几何思维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数学教材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发展特点,保证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化发展。由于受到个人研究能力的限制,本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可借鉴的衔接理论太少、样本分布范围小数量少。
其他文献
本文以高职院校品牌校园文化的内涵解读为逻辑起点,着重分析了品牌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进而在明确高职院校品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而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时代的推进,国内智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凡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景区都转型建设智慧型景区,以增强景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提高在同行业中的
今年3月初,我进入百度实习,所属部门为用户消费市场部,实习职位为公关。在实习的两个多月中,我接触到的主要为百度阅读与百度文库两个产品的日常公关传播,在实习一段时间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首先了解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反应水平、应对方式及疲劳感现状;然后探讨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反应、应对方式与疲劳感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影响癌症患者照顾者
认为特定文化园区产业化的成功来自文化经济供应链的完整性;把握目标市场有效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品质的供应主体,保持主流营销渠道网络的畅通和客户群增长的服务系统等三大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病因至今仍不明确,目前公认的乳腺癌发病机制为“多阶段发展模式学说”,即乳腺组织从正常→-般增生→非典型增生
利用分子模拟方法,对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体系中C4和C8碳正离子可能进行的各类基元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4碳正离子而言,2种伯丁基碳正离子的能量明显较高,而仲丁基碳
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最终衡量标准。文章以荆门市掇刀区为例,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城
背景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
泡菜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的典型代表,其色香味俱全,口感鲜嫩爽脆,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着显著的益生功效。本论文在传统四川泡菜制作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发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