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流行的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实验室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然而,ELISA需要较大强度的人力劳动和耗时的程序,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员和专门的检测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化程序和设备的小型化对于基于ELISA的护理点检测(POCT)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低成本的便携式POCT平台,它使用自动化泵阀控制试剂按照要求进行流动,从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目前流行的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实验室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然而,ELISA需要较大强度的人力劳动和耗时的程序,需要训练有素的操作员和专门的检测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化程序和设备的小型化对于基于ELISA的护理点检测(POCT)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低成本的便携式POCT平台,它使用自动化泵阀控制试剂按照要求进行流动,从而在芯片上实现自动化ELISA检测。与实验室多采用光刻胶或者化学蚀刻方法制作芯片不同,本实验采用激光加工的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进行快速加工,从材料以及制作方面降低了检测芯片的加工成本以及加工难度。同时实验对芯片通道进行了处理,消除了芯片因为激光加工带来的缺陷,芯片通道处理后各通道流通平行性良好流量稳定,满足了免疫检测对流量控制的需求。实验将微泵阀集成于检测芯片中,实现了芯片中试剂的程序化流通。该检测平台使用的方法通过微流控芯片控制不同ELISA进入含有免疫磁珠的反应室进行反应,基于永磁体的操纵,完成磁液分离并将磁珠留在反应室中,形成免疫磁珠&抗原&抗体夹心结构,最后将酶催化底物产生的颜色信号转换为高灵敏度的酶标仪读数,用于定量生物分析。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我们的自动化免疫检测芯片方法可以在2h内对疾病生物标志物进行灵敏的定量分析,该自动化免疫检测方法也显示出高特异性、高精密度和高准确度。此外,本研究检测方法使用的ELISA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通用性,所以能够适用于各种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本检测方法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也为床边诊断提高了更多的选择。为了测试自动化检测芯片的可行性,实验使用本芯片对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进行了检测。作为检测标靶临床检测IL-6在重症监护室尤为重要,好的床边检测平台可以为临床重症医师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这就需要床边检测能够快速准确的给出检测结果,我国床边检测需要研发新的床边检测平台,在本研究中成功实现IL-6自动检测,并且检测为0.039 ng/m L与孔板ELISA检测方法检测限相当,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发光材料是OLED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发光材料的深入研究,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第三代OLED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反系间窜越(RISC)过程,TADF材料能够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目前,绿光和红光的TADF材料器件效率均已取得较满意的结果,而蓝光尤其是深蓝光和纯蓝光的TADF材料仍然发展滞
压电陶瓷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柴油机动力装置等领域。其在飞行器模型变温及连续式风洞中,可有效抑制复杂强流场条件诱发的低刚度、低阻尼悬臂支撑系统产生的低频大幅振动。然而大幅温变极易干扰压电陶瓷作动器的输出特性,进而影响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准确输出,甚至造成系统损坏。因此探究变温条件下压电陶瓷作动器的输出特性对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变温条件压电陶瓷作动器的输出特性的理论缺失、输出特性难
在当前的异构蜂窝网络中,干扰是限制其性能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急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从下行异构蜂窝网络中不同种类通信间的相互干扰管理问题出发,提出基于排斥区域的干扰管理策略,并利用随机几何理论建立与所提策略相匹配的网络模型对其有效性进行充分评估。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与传统蜂窝通信构成的异构蜂窝网络中,本文提出基于排斥区域的干扰管理策略
光学近完美吸收器在等离激元超材料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从无线电到光学的各波段下都有相应的应用。其中,中远红外(MF-IR)区域(8~14μm)是电磁波段中具有高透明度的大气窗口波段。可覆盖该区域的宽带,近完美吸收器件在热成像技术、热红外光源、光电检测和辐射热测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随着等离激元超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红外近完美吸收器(Broadband Infrared Near-Perfec
碳化硅(SiC)MOSFET器件凭借开关速度快、泄漏源电流低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被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国防军工等高温高压大功率的工作领域中。但是,在不同偏压温度应力下,SiC MOSFET呈现出复杂的漂移特性,阈值电压(Vth)不稳定性成为阻碍SiC MOSFET被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现有的Vth漂移测试技术都是方法本身在不同偏压温度应力条件下的纵向对比,无法作为评价Vth不稳定性的标准测试技术。本
近年来,随着集成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环谐振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且应用潜力大。得益于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以及微环突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微腔光频梳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设计制备具有高品质因子、低损耗和高克尔非线性效应等特性的微环谐振器,可以进一步实现光频梳的激发。本文就针对能够满足集成光频梳产生要求的微环谐振器展开了设计与研究工作,深入探究了微腔光频梳的产生机制、理论模
介绍了由2台Φ4.8 m×9.5 m球磨机和2台160-140辊压机组成的两套双闭路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在产销旺季时,1#线辊压机辊面出现严重脱落,急需在线堆焊,2#线磨机出料篦板出现严重磨损,急需更换。在设备维修时间长、水泥库存量不够的情况下,采取了双线交叉运行的生产工艺模式。技改后不仅实现了产量提高、电耗降低,还为设备检修争取了时间。同时,灵活多变的一辊带一磨、两辊带一磨和一辊带两磨的工艺模式,
在对外太空的探索中,用于宇宙射线探测的半导体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比较微弱,必须搭配前置放大电路使用。近几年第三代半导体正飞速发展,GaN基器件相比于传统的Si基器件具有耐高低温、抗辐照的特性,更适合应用于空间粒子探测器的前置放大电路。本文主要针对空间粒子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的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器件,进行高温条件下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分析。本文回顾了晶体管小信号建模的研究
动态实验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模拟振动、疲劳破坏、强度分析等工程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动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动态力实验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动态力源,动态力源的精度与动态力实验的准确性息息相关,现有的动态力发生方式存在力的方向精度较低、易过载、引入非线性误差等问题。若想保证动态力实验的准确性,高精度、可控可调的动态力发生装置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新型高精度动态力源为研究目标,设计研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室内定位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室外,能够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已经发展的很完善,被应用在交通、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然而由于GPS信号在室内会严重衰减,所以无法被应用到室内定位领域。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信号,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具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