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取得了非凡成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始终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框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由于各地区初始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过程受特定生产要素制约,难以达到最优状态,这也是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要素流动的视角展开分析,认为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不仅能够改善既定资源的供求矛盾,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而且生产要素在特定区域的集中必然会带来不同类型产业的集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与优化,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在理论机制上,本文首先分析要素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产业集聚的间接效应,提出理论假设。然后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近十年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劳动力、资本、技术流动的相对规模,以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聚水平。通过分析发现了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的区域性特征: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而资本、技术流向则相反;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集聚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其中第二产业集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集聚变化较为平缓;中部地区第二产业集聚先升后降,第三产业集聚度缓慢上升;第二、第三产业集聚度在西部地区均相对较低,但第二产业集聚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通过对产业集聚的特征分析,本文认为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处于由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的过渡阶段,而西部地区仍处于第二产业主导阶段。在实证检验上,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结合近十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直接促进效应和以产业集聚为中介的间接促进效应。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导致了要素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总效应的差异性。分要素来看,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对经济发展的总效应西部大于东部大于中部。技术流动对经济发展的总效应西部最大,中部其次,东部最小。从传导路径上看,东部地区要素流动通过促进第三产业集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中部地区通过促进第二产业集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西部地区两者兼有。在政策建议上,本文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提出理论建议。一方面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所带来的不合理管制,从而保障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另一方面在产业布局的过程要兼顾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与现有文献相比较而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并将产业集聚细分为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分别考察两者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更加全面、具体。
其他文献
柔性电子未来可能带来一场新的电子技术革命,近年来国内外多所顶级高校相继展开研究,相关论文量也呈指数性增加;3D打印自身独特的增材制造优势也被看做是一项有着巨大潜力的加工技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其将与信息技术共同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本文的研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研究了基于墨水直写3D打印的柔性电子器件加工方法,发挥了 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工艺在柔性基底上加工器件困难的问
结构β型钛合金因其显微组织及相变的多样化决定了可以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匹配,使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机械等行业。钼当量及相稳定性不同的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室温变形机制不同,从而使得合金性能和生产工艺产生了很大差异。本文以亚稳β钛合金Ti-3Al-8V-6Cr-4Mo-4Zr(TB9)合金和近β型钛合金Ti-10V-2Fe-3Al(Ti1023)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汽车车身轻量化成为一个重要主题。而轧制差厚板是减轻车身重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轧制差厚板有以下优点:厚度可以控制优化,可根据零件要求设计厚度分布。可很方便的生产多段变厚度板材,最大程度减轻零件重量或者减少加强件。Al-Si镀层是高效防护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热成形钢防护当中。本实验基于GMW14400-2014和TL4225-EN-2016对差厚板镀层性能进行研究,探求板材在变厚度轧
学位
学位
学位
“A又不是B”结构是现代汉语常用结构之一,根据构式语法理论,我们称之为现代汉语“A又不是B”构式。本文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微博、百度贴吧等中搜集的2500例语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A又不是B”构式的语表形式、构式特征、构式语义,构式语用功能以及该构式形成和流行原因。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论述选题缘由,界定研究对象,阐释研究意义
学位
学位
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裁量不起诉制度包括了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两种类型,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复归社会、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面对既可以适用相对不起诉也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形,部分地区的未检办案人员偏向适用相对不起诉,致使附条件不起诉的预设功能无法得到发挥。本文在对相关文本规定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实践调研了Q市K区范围内两种裁量不起诉竞合适用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