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民族地区是全国聚居民族最多的地区,而且各民族内部支系相对较为复杂,其复杂程度在全国少见。该地区“举世无双的自然──人文系统决定了西南民族发展的双重性,即经济的落后与文化的丰富”。制约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贫困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该地区自然资源的贫乏,而在于对这些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及人力资源能力。所以,影响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因素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一切扶贫方式与手段的运用都须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为此,必须实现由以往主要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发展模式,向注重以地区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式”开发新机制的根本转变,以发展适应地区经济社会民族文化等特殊性的产业为重心,以构建同地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能力为根本,实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水平,从而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全面成功追赶提供持续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是知识创新、管理和技术应用的主要驱力,也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不仅如此,教育还是新产业得以创生、生长和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和高新技术作为产业发展核心的当代,表现得至为突出与强烈。无论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还是提高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教育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发展教育是该地区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教育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智力支撑;教育是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根本措施;教育是促进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教育滞后是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教育脱贫无疑是解决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滞后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源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教育水平及质量状况。
教育不是简单的为产业服务的工具,它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容否认的创造产业、催生产业、引领产业发展的巨大现实作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合格的一代新人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其他力量都无法替代的。而这诸方面作用的体现,使教育具有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
基于该地区特殊性的认识,本文认为,在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必须改变完全照搬东部发达地区或城市的教育发展模式的做法,突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特色,体现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提出基于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如下教育策略:
一是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着力解决民族贫困地区“普九”工作中诸如双语教学、农村中小学师资、办学规模与效益、女童教育等若干特殊问题。
二是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开发作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心。西南民族贫困地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过程中,必须逐步由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为主,转向发展能力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是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心,该地区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始终明确这一重心,围绕这一重心。
三是立足现实,以反贫困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国内外反贫困及欠发达地区发展经验表明,通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和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必须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外部输血式的扶贫策略,转向通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着眼于提升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素质。新时期反贫困中,政府必须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从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看,现阶段主要应当侧重于以下的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建设:发展观念与开放意识;适应、合作及参与实施发展或援助项目的能力;动员和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包括对劳动者自身能力、储蓄、现有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现代产业发展必须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通过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增进人力资源的健康等。与此相对应,提升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的主要对策包括: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是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关键;控制人口增长是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寻求家庭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现实有效途径。
四是将职业教育作为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工程。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该地区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至关重要性。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选择,本文在已有学者普遍主张在普通中学渗透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提出在该地区职业教育中注入民族传统与现代化、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保护、创业教育以及职业化教育等特殊的教育内容;打通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及其与普通高校中专业性高校的联系,特别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中,突出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工商学院,并将其办出特色,办成国内乃至国际上著名的特色突出的大学;将职业教育与职业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劳动用工培训相结合。这些创造性的新主张具有相当的操作性,在通过教育提升西南民族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而直接的价值。
五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促进欠发达地区各类教育跨越式发展。
六是通过“三教统筹”,全面推进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在本论文第五部分,还就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通过教育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做法及其对西南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作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