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人口腔角质细胞再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种植体周围龈组与正常牙龈组织是不尽相同的。因为种植体颈部没有附着龈,并且缺乏角化,从而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吸收,影响种植体修复后的舒适性和美观性,甚至导致种植失败。角化龈增量已成为现代牙周病研究和口腔种植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对于再生角化牙龈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有很大的研究前景。而炎症刺激,角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上皮的间质变迁都是影响角化上皮再生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菌斑,使得消除炎症,我们很迫切地需要研制安全,高效,长效的生物活性分子。目的:至今已有众多科学研究数据肯定槲皮素等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抗炎性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组织增生等功效。槲皮素纳米涂层钛片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附着,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等功效。然而尚未有研究槲皮素对人口腔角质细胞(HOKs)的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一系列体外实验来验证槲皮素对人牙龈角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的药理作用。我们假设槲皮素是通过调节整合素(integrinα6β4)的表达来影响HOKs的增殖与迁移的。至于槲皮素具有抗瘢痕组织形成等功效,我们假设槲皮素的抗瘢痕机理是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有关。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我们用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来模拟体外炎症环境,并且通过检测炎症因子IL-β1和TNF-α的基因表达来验证槲皮素的抗炎效果。我们有望把槲皮素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真正得以应用。方法:(1)体外培养并传代扩增了原代HOKs,本实验用的细胞均于第4代与第五代之间。(2)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含有20至200μM的槲皮素对人HOKs的毒性(3)体外检测槲皮素对HOKs增殖能力的影响并与阳性对照表皮生长因子(EGF)做比较(4)进行体外划痕伤创面愈合试验检测槲皮素对HOKs迁移能力的影响,分别在0 h、12 h、24 h和48 h时间点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单层细胞创面模型的愈合情况,并与阳性对照EGF做比较(5)用Transwell迁移小室进一步验证槲皮素对HOK迁移能力的影响,24 h后观测HOKs迁移情况,并与阳性对照EGF做比较(6)ELISA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槲皮素对HOK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TGFβ-3的变化(7)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创面愈合初期,TGFβ-3在划痕边缘HOKs上的表达(8)利用Pg.LPS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将HOKs用槲皮素预处理3 h后加入Pg.LPS,48 h后,利用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炎症组比较。同时利用RT-q PCR检测在创伤条件下HOKs中生长因子(TGFβ-1,TGFβ-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用CCK-8试剂进行20-200μM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HOKs细胞活性的检测。随着浓度的增加,槲皮素对HOKs的细胞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我们选出20μM的槲皮素来完成余下的实验。(2)槲皮素对HOKs增殖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在24 h时间点,槲皮素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在48 h时间点,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高6%,但仍无统计学意义。到了72 h时,加入槲皮素的实验组比阴性对照组,增值率升高1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Integrinα6β4是基底层HOKs表面特异性表达的细胞黏附受体。已有多个学者提出integrinα6β4是分离和鉴定口腔上皮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我们的q PCR实验数据显示,经过48 h刺激后,槲皮素明显提高integrinα6β4 m RNA水平。由此可以得出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基底膜HOKs祖细胞增殖来促进牙龈角质细胞的增长。(3)槲皮素对HOKs迁移的影响:划痕实验后12 h内,各组中划痕面积的变化没有明显差距。24 h后,可以观察到槲皮素组比阴性对照组愈合速度明显加快。与阳性对照EGF组相接近。48 h后,划痕愈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EGF组,槲皮素组和阴性对照组。(4)为了更进一步验证槲皮素对HOKs迁移的影响,我们进行了Transwell迁移小室实验,实验结果与划痕实验相一致。结果显示槲皮素对HOKs迁移有正向刺激作用(p<0.01)。(5)48 h后,用划痕实验中的HOKs检测槲皮素对TGFβ-1和TGFβ-3蛋白分泌的变化,和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加入20μM槲皮素48 h后,TGFβ-3的m RNA水平与蛋白质浓度明显比阴性对照组高(p<0.01),而TGFβ-1的分泌量跟阴性对照组相比,尚未检测出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槲皮素在体外炎症模型中对HOKs的抗炎效果:数据显示,48 h后,只加Pg.LPS的炎症组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与未刺激的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高趋势。含有20μM槲皮素的实验组中,48 h后检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01),由此可以推出在,在体外实验中槲皮素对Pg.LPS引起的炎症具有抗炎作用结论:(1)20μM槲皮素在体外实验中对HOKs无毒性作用(2)20μM槲皮素在48 h和72 h时间点对HOKs增殖有促进作用(3)20μM槲皮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能够促进HOKs的迁移(4)20μM槲皮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能够提高TGFβ-3的表达(5)20μM槲皮素在HOKs创面愈合过程中尚未检测出对TGFβ-1分泌产生影响(6)20μM槲皮素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抑制Pg.LPS对HOKs引起的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COX-2(Cyclooxygenase-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关键限速酶。由于COX-2参与了机体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如促进炎症进程,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增
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产生源和排放源,在全球甲烷人为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全球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甲烷排放差异并阐明与甲烷释放潜能之间的关系
本次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文学与科学指南》第十四章,从数学与文学的特征开篇,举例论述数学对文学的影响,涉及宗教、文学、数学等领域知识。该章节属于学术类文本,用词严
为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及施肥次数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华占、蜀恢527和R9311三个父本为材料,设计等行距(20/25×30cm)和宽窄行距(20/25×40cm、20 cm)两种6行父本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电能质量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当前各类用电设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来说,都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增多,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电网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当前电力系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当中,功率因数降低和谐波污染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针对管件厂内由于负载的多样性及不稳定性,导致电网谐波含量大、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两种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得到大力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学术研究受到重视,逐步走上正轨。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学术交流也逐步加强。
集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根据各自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生产习俗、文化背景等各种作用之下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显示出一种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意识,也是一种具有
目的:通过检测Caprin-1在脑胶质瘤临床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及干预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细胞周期相关蛋白1(Caprin-1)的表达,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胶质瘤的基因
Fenton氧化法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环保的方式备受欢迎,但是仅在严格的酸性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效能,且产生大量的铁泥。异相Fenton法可应用于较大的pH范围,且没有铁氢氧化物的沉淀,但异相Fenton反应中Fe2+的再生速率较慢。在光的作用下能大幅度提升催化剂的利用效率,本文研究制备出成本廉价、环境友好、可见光范围内吸收率高的催化材料。并为了提高粉末催化剂的回收系效率,制备出具有磁回收性能铁基材料。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病证结合是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多层次、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疾病的发展全过程的方法。病证结合按照辨证分型进行论治,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方法。故本研究在综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和病证结合的方法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以活血化瘀药物干预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为例,通过临床试验的疗效分析,继而进行circRNA的机制研究,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