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化石能源逐渐枯竭、造成严重污染的背景下,分布式电源因其清洁、可再生等特性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供需不对称引起消纳困难、分布式电源突然脱网引起安全问题等。主动配电网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主动控制,借助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技术充分发挥各种可控资源的调节作用,可以提升系统经济运行水平、安全可靠运行水平以及提高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等。主动配电网是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各种可控资源的协调优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根据主动配电网的定义,可将主动配电网中的可控资源主要分为四类:分布式电源、网架结构、可控负荷以及储能系统。主动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均可通过调整网络结构获得提升。可控负荷和储能系统作为可控资源,可以提升系统经济运行水平、提高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等,在主动配电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一可控资源进行优化可以取得一定效果,而多个可控资源进行协调优化在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往往都可以获得更优结果。先以源网协调为例,针对传统非线性模型具有难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的情况,建立负荷和电源的线性化等效模型。对于配网重构中动作次数计算的强非线性难题,充分考虑日前优化运行网架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线性化的计算方式,将绝对值问题转化为了线性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以规格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源网协调凸优化模型,并在IEEE 33节点中进行MATLAB与GAMS联合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源网协调的优越性,并说明了考虑重构成本的必要性。在前文源网协调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上述线性重构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窄的特点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具备良好拓展性的重构线性计算方式。计及分时电价影响下主动负荷与储能系统装置的线性化等效模型,综合考虑元件特性约束和网络安全约束等条件,建立了源网荷储协调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实现总运行成本的最小化。提出各种可控资源的不同组合方式,在69节点配网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源网荷储协调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