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实现市场化革新后,国有商业银行淡出了农村小市场。为了解决农村金融困境,使金融供给在农村金融市场活跃起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第一次建议设立新式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村金融的迅速成长,为村镇银行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在发展和管理问题方面,村镇银行受到各界金融人士的广泛关注。村镇银行自2006年初试点到现在,其发展迅速。由南充银监分局批准的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是村镇银行的第一个试点银行,表明了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生根发芽。2013年2月村镇银行发展6年。6年来,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一千五百多家。可见村镇银行在立足本土,支农扶农的农村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村镇银行设在农村,服务的是农户与小微企业,限制了村镇银行本身规模和营业特色,经营风险早已存在。在运营中,村镇银行面临很多损失的可能性,尤其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等反面可能带来一定的经营损失,其中市场方面,村镇银行面临利率波动的损失可能。随着利率市场化从幕后到台前,凸显出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尤其当前我国村镇银行业务单一传统,多数不涉及金融衍生品业务,分散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使得利率风险凸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以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为题,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提出加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本文统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引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以概念界定为起点,对村镇银行及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概念严格界定,简要了解村镇银行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本充足率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指出影响我国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因素,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村镇银行市场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为管理市场风险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为加强完善我国村镇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