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商圈在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社会化与商业化的公共建设基础服务工程,是集商业、金融、旅游、生态等土地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相结合的多元一体的综合型商业平台,在区域社会经济和城市土地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快速推进,城市土地交易量不断攀升,土地储备流失严重,土地使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加剧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如何保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提升社会必要劳动所创造的土地价值,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本研究讨论的主题。核心商圈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率研究是探索城市经济发展与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结合的双重目标。本文首先在过去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建设核心商圈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核心商圈的定位、功能与影响力及矛盾与不足,并对国内外核心商圈在土地资源利用研究领域进行回顾与综述。继而,构建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率理论基础研究,基于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为基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体系完善补充与指导分析。接着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例研究方式,将核心商圈的社会零售业与地产投资产业设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率程度进行量化研究。最后,从经济贡献率的层面阐释核心商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贡献率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并对当前核心商圈与城市土地发展所突显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本研究以核心商圈为视角进行探讨,通过对其发展要素与土地利用程度进行实例论证,有助于提高城市整体经济效益,转变目前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利用功能结构,促进核心商圈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进而有利于为核心商圈与城市土地利用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开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