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是众美皆备的百花园,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有着深邃的主题、鲜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完美的形式、精致的结构、生动的语言、和谐的节奏、独特的风格等美的内容与形式,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需要审美教育,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所说:“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由此,本文运用审美心理学、文学解释学、美育学、语文教学方法等理论知识,并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提出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审美态度的培养。因为审美实践活动的发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相对而言无疑具有较多的美因,对审美客体进行着审美诱导,而审美诱导的张力大小还要看审美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程度,因而,审美教育最终要落脚到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或是作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前提,审美态度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审美态度,审美客体就不会进入审美主体的审美视域,审美主体也不会选择和确立它为审美对象。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没有发现美的原因是由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