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D1扩增对原发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乳腺癌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仅凭借传统的组织学特征已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乳腺癌基因研究和个体化治疗取得较大进展,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 CerbB-2)的靶向治疗取得巨大成功,更好的认识乳腺癌的基因改变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前期使用定量多基因荧光原位杂交(quantitative multi-gen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QM-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的遗传不稳定性,结果显示CCND1扩增频繁出现于乳腺癌中。CCND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编码蛋白CyclinD1高表达更为普遍。目前,关于Cyclin D1高表达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乳腺癌预后及对内分泌治疗效果关系的结论尚不一致,尤其是CCND1扩增与CyclinD1过表达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实验旨在证实原发性乳腺癌病例中CCND1扩增/Cyclin D1高表达状况;探讨CyclinD1高表达对CCND1扩增诊断的预测作用,找到与CCND1基因扩增有关的不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的Cut-off值;分析CCND1扩增/Cyclin D1高表达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探究CCND1扩增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及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关系,为CCND1成为新的乳腺癌分子标记及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CCND1扩增与浸润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CyclinDl表达对CCND1扩增诊断的预测作用,第二部分体外细胞实验证实CCND1扩增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y, 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方法检测217例原发性乳腺癌中Cyclin D1蛋白及CCND1基因的表达情况,明确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相关关系;分析CyclinD1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探究其与乳腺癌预后及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第二部分:利用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T47D,沉默CCND1基因,通过real-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CND1基因的干扰效果。将实验组、NC(negative control)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在不同作用浓度的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及托瑞米芬(toremifene, TOR)中共培养72h, MTS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计算IC50值,检测CCND1表达下调后乳腺癌细胞对内分泌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1.217例原发性乳腺癌中有41例存在CCND1扩增(18.9%), CyclinD1过表达132例(60.8%);CCND1扩增/CyclinD1过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 carcinoma, IDC)和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yclinDl过表达与CCND1扩增相关(P<0.01),二者表达具有一致性(Kappa=0.510±0.057):ROC曲线分析示CyclinDl+++的Cut-off值为63%;CyclinD1++的Cut-off值为78%。3.Luminal型乳腺癌中CyclinD1高表达/CCND1扩增率明显高于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乳腺癌均无CCND1扩增;CCND1扩增与ER阳性呈正相关,与HER-2扩增呈负相关。4.ER阳性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CND1扩增率(40.4%)高于无淋巴结受累组(19.2%),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5.脂质体瞬时转染MCF-7/T47D72h后CCND1的干扰效率最高(81%,86%)。6.下调CCND1表达后,MCF-7/T47D-shRNA组的IC50值明显低于MCF.7/T47D-NC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1.CyclinD1过表达广泛存在于原发性乳腺癌中,在DCIS阶段即可出现,且在以后的各阶段及转移灶中保留下来,是乳腺癌发生、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CyclinD1高表达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存在差异,CCND1扩增与ER阳性相关,HER-2扩增负相关,CCND1有望成为乳腺癌进一步分类的分子标记。3.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来预测基因扩增情况;>63%的肿瘤细胞呈CyclinD1+++,,提示CCND1扩增阳性,>78%的肿瘤细胞呈CyclinD1++,,可认为CCND1扩增阳性。4.CCND1是乳腺癌TAM耐药的分子标记物,对于CCND1扩增的乳腺癌给予抗CyclinD1治疗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由于高速流场的特殊性,为了准确地获得高速流场的温度,要求测量方法对流场无干扰,能够进行非接触测量,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不同的文本应该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因此在选择翻译方法时,文本类型成为了影响译者选择翻译方法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了作者在翻译《房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企业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甚至是增加自身的优势,实施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缩写ERP)是企业必须选择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学系统的进步使当代电子技术不断朝着高速的方向发展。而在不同的电子学系统中,电子技术的高速特性受到不同因
24头太湖猪仔猪(大白×二花脸),在出生后即被隔离分为4组,并分别人工哺喂葡萄糖盐水(GS组,n=4)、牛初乳(BC组,n=5)、牛常乳(BM组,n=6)和自然哺乳(PC组,n=9)。前3组在48h后归圈哺乳。经酶联免疫竞争抑制法测定,牛IgG向BC组和BM组仔
目的研究在人工唾液浸泡环境下两种暂时冠材料的抗折强度,观察这两种暂时冠材料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拆冠后过渡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拆冠后不同缺损类型过渡性修复的设计、材料的
背景: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 IBDI)是肝胆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最常见于胆囊切除术。文献报道,国外O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5%-0.5%,国内为0.27%-0.78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韩语代名词,并与汉语代词做比较。我们把韩语代名词分为“人称代名词”、“指示代名词”、“再归代名词(反身代词)”、“不定称代名词(疑问代词)”,分别描述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前计算机技术智能化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