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G12a通过抑制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免疫机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过增强效应T细胞为主的适应性免疫抗肿瘤作用,PD-1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然而,肿瘤的异质性导致只有少数患者在免疫治疗中有持续性效果。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致肿瘤发生发展、耐药和治疗耐受、肿瘤干细胞特性(CSC)和上皮间质转换(EMT),还可能抑制免疫监管。先天免疫是肿瘤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基础,不仅可以介导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诱导和扩大免疫应答,而且可以发挥抗肿瘤效应、缓解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干扰素(IFN)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IFN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目前只发现RIG-I等极少数ISGs的抗肿瘤作用,大多数ISGs的功能未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IFN刺激基因ISG12a可逆转肿瘤细胞耐药、促进病毒诱导的先天免疫应答,是一个先天免疫效应分子。我们推断ISG12a可能调控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免疫,为此开展了如下研究:第2章发现ISG12a在肿瘤细胞和癌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为研究ISG12a的抗肿瘤效应,我们以肝细胞癌(HCC)和胃癌(GC)为研究对象。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等方法,确定ISG12a响应IFN刺激,ISG12a在肝癌细胞和胃癌细胞以及HCC和GC的癌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提示ISG12a可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第3章确定ISG12a的抗肿瘤作用。我们以沉默ISG12a的肝癌细胞和胃癌细胞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开展结晶紫染色和琼脂糖集落形成实验,发现ISG12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借助于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明确ISG12a阻碍肿瘤细胞迁移;粘附实验鉴定ISG12a降低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通过裸鼠皮下和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的方法,发现ISG12a抑制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采用肿瘤干细胞球培养实验,发现ISG12a可降低CSC表型;检测EMT相关标志物和F-actin细胞骨架的表达变化确定ISG12a对EMT的负调控作用。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认为ISG12a是一个抑癌基因。第4章阐述ISG12a抑制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机制。结合肿瘤细胞内EMT标志物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和RNA测序,我们推断ISG12a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借助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染色、q RT-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技术方法,我们发现ISG12a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利用蛋白的泛素化降解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ISG12a通过阻断Axin蛋白的泛素化降解而促进β-catenin蛋白的泛素化降解,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机制。第5章揭示ISG12a促进肿瘤免疫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利用IHC染色排除了ISG12a对肿瘤免疫浸润的调控作用,而利用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确定了ISG12a促进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非常有趣的是,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发现ISG12a抑制肿瘤细胞表面免疫检查点PD-L1的表达,并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技术方法,发现β-catenin是PD-L1新的转录因子。结合NK细胞杀伤和受体-配体封闭实验,揭示了ISG12a通过逆转PD-1/PD-L1信号轴,促进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因此,我们认为ISG12a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PD-1/PD-L1信号轴而抑制免疫逃逸,进而促进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第6章明确ISG12a研究的临床意义。首先分析了临床肿瘤组织中ISG12a和Axin蛋白的表达,明确ISG12a对体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特异性调控作用;然后探讨了肿瘤组织的ISG12a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发现癌组织内低表达ISG12a易致预后不良;最后解析了ISG12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确定癌组织内低表达ISG12a可致肿瘤恶性进展。本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确定ISG12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转移、CSC和EMT等恶性表型,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与HCC和GC的临床预后、恶性进展有重要联系;(2)首次发现SKP2是降解β-catenin蛋白复合物中支架蛋白Axin的E3泛素连接酶;(3)首次发现β-Catenin是免疫检查点PD-L1的转录因子,肿瘤细胞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PD-L1的表达而实现其免疫逃逸。总之,先天免疫效应分子ISG12a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PD-1/PD-L1信号轴,促进NK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ISG12a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的研究强调IFN和先天免疫促进免疫治疗的关键作用。ISG12a等ISGs可能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标,在肿瘤防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确定的先天免疫、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将为提高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其他文献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的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研究焦点。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和美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及节能减排要求的更加严格,铝合金车身由于其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和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主机厂的重视。但是,铝合金车身开发全流程中不同阶段的轻量化设计研究还不系统。本文以铝合金车身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开发全流程中前期策划、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不同阶段的轻量化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1)在铝合金车身开发的前期策划阶段,将铝合金车身平台等效成矩形框架结构并根据模态理论推导出静态刚度、轻
高校食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光顾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食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被研究者重点关注。但是,高校食堂的热舒适性和节能特征,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表明,被动节能自然通风对改善室内热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存在将其高效应用在高校食堂的可能性。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特点显著,夏季气候炎热,过渡季时间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式通风设计策略中自然通风和夜间通风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节能潜力。自然
1969年,D.S.Scott提出了 Domain理论,旨在为计算机程序语言的指称语义提供数学基础.序、拓扑和逻辑的相互转换、相互作用是其基本特征,因此,Domain理论成为拓扑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连续性是Domain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对各种序结构连续性的刻画和表示也是Domain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包括信息系统表示、集族表示、拓扑表示、形式概念表示等.众所周知,连续dom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圆模式,圆模式是由若干定向圆组成的一个集合。圆模式理论主要研究这个集合中圆与圆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外交角的大小。圆模式理论与组合数学,离散几何,计算几何,形变理论,极小曲面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由Koebe,Andreev和Thurston建立的圆模式定理是连接圆模式理论和这些学科的一条重要的纽带。圆模式定理说明对一个无边界的紧曲面上任意给定的一个三角剖分和一个定义在边集上且
斜拉桥结构主要由拉索、主梁和索塔组成,其中,拉索作为斜拉桥的核心受力构件,在桥梁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容易受损甚至发生破断。拉索断裂后,斜拉桥剩余结构在内力重分布和拉索突然失效导致的动力冲击作用下发生连续倒塌的可能性逐渐增加。近年来,如何正确评估斜拉桥在不同断索情形下的动、静力性能逐渐成为桥梁结构抗连续倒塌研究中的重点课题。然而,鲜有学者对斜拉桥多根拉索连续断裂情况下结构全过程受力行为进行研究,桥梁局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与血管舒张、凝血、抗菌以及肿瘤生长等密切相关。发展NO的供体化合物或者NO产生载体,拓展其生物医学应用,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NO的半衰期较短,不易储存,难以可控释放,并且生理活性依赖于浓度水平。因此,如何实现NO的可控产生与释放是NO生物医学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凝集相液滴(或者简称凝集体)颗粒(Coacervate microdropl
学位
近年来,随着地震灾害频发和建筑行业技术发展,隔震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大多数的隔震支座仅能进行水平隔震,而不能隔离竖向地震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地震记录表明竖向地震作用的强度一直被低估,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开发能够同时隔离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三维隔震支座。然而目前的三维隔震支座成本较高、施工复杂,很难在普通民居尤其是村镇房屋中使用,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TGCTs)是一组由不同的病理组织类型和临床表现构成的多样性肿瘤,来源于功能失调的胚胎生殖细胞,可发生于生殖腺或生殖腺外。TGCTs在年轻男性中常见,其发病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处于上升趋势。TGCTs可分为两种主要的组织学类型,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后者包括胚胎癌、畸胎瘤、绒毛膜癌和卵黄囊肿瘤等。其中,胚胎癌细胞(Em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