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入今日的英语课堂,朗朗读书声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西方灿烂的文明典故,然而有关孔孟思想的中国瑰宝却并不多见。换言之,今日英语课堂中,作为语言学习依托的肥沃土壤—语言文化,却地位堪忧。中学外语课堂对母语文化教学的忽视,致使中国青少年一代用目的语表述母语文化的能力已欠缺到令人堪忧的程度,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日益成熟的今天,母语文化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既是“根本”又是“桥梁”。所以改变英语课堂上单向目的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已刻不容缓。如何实现英语课堂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双管齐下、双重并举,让中国悠久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园林不倒,则是本文探究的目的与期望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此实证调查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外语课堂教学的历史沿革,罗列了中外关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相关文献,从“非合作均衡”、直接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角度回顾了相关理论,作为后续行文的理论支撑,也是本文的科学要义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第三四章问卷调查与评估测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作者走访调查了黑龙江省绥棱县高三年级129名学生及11名一线英语教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中学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情况甚为严重,对于最基本的中国文化学生掌握与用英语表达程度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担当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的母语文化掌握度及职业素质也亟待提高。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经分析如下:正确文化价值观的缺失;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的缺失;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教材中母语文化的缺失;教学方法的单一;考试指挥棒导向偏移;学科间整合链条中断等。最后,经数据分析得出调查结果,得出如下教学启示: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要同时并举,实现“非合作均衡”;强调文化教学的完整性、继承性、民族性;教师要进行观念引导,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含量;改善现有教学模式;塑造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英语教材的质量、明确教材中母语文化范畴;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测试,强化母语文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