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不断向外扩延、未来人口的增长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水资源严重缺乏的趋势将有增无减。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石家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城市规模扩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绿地面积和灌溉的不断增大,与石家庄的水资源短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势必会进一步加剧石家庄缺水的矛盾。如何解决绿地与人“争水吃”的问题,是值得园林科研工作者考虑与研究的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引种植物的成活率观测、物候调查和越夏越冬情况观测,并结合前期的驯化观察、栽培等工作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抗干旱观赏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中的合理应用问题,引进和筛选出兼具良好观赏性状和新型抗旱节水的植物种类,为应用于城镇绿化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
(1)抗干旱观赏性植物将植物的观赏性与抗逆性有机结合,并将其应用于城市绿化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与绿化快速发展矛盾的有效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抗干旱观赏植物引种和筛选,通过对植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叶片保水力、水分相对亏缺、土壤含水量)的试验测定及生长状况观测,并对其栽培和整形修剪以及植物的配置模式进行研究,为抗干旱观赏植物的引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2)针对现有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筛选研究,通过对引种植物的成活率观测、物候调查和越夏越冬情况观测,并结合前期的驯化观察、栽培等工作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石家庄气候条件特点、在习性上比较耐旱而且观赏性较高的代表性植物为:抗旱耐寒灌木单叶蔓荆(vitexrotundifolia)、穗花牡荆(VitexCastusLatifolium)、金叶莸(CarvopterisxclandonensisWorcesterGold);多年生草本植物千鸟花(Gauralindheimeri)、黄芩(ScutellariascordifoliaFisch.exSchrank)、美国薄荷(MonardadidymaL.)、荆芥(Nepetacataria)、五彩钓钟柳(Penstemonsp.)。
(3)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状况的观测可以通过其真实表现,反映植物的抗旱性,这种直观的观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结合其他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可以更好地说明植物的抗旱性强弱,这样更进一步得到了筛选,实现了抗逆引种优选与合理配植。
(4)结合繁殖方法的筛选最关键的是要掌握不同的植物采用适合的繁殖方法,甚至可以多种繁殖方法同时运用,这样则可大大提高繁殖系数和成活率。对于修剪技术要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达到景观效果和管理最大化的和谐统一。对于观花的植物为了整体的观赏效果,最好花后剪除残花茎,及时清除枯叶、修剪整枝;而像景天属的植物、萎陵菜等植物则不需修剪,管理技术较为粗放。在优化配植则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观赏特点,全面考虑在景观上的形态、色彩、气味等作用,结合立地环境条件和功能要求进行的合理配植方法。
综上研究结果为应用于我国北方干旱城镇绿化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